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贝泰妮市值缩水千亿遭限期整改,公司回应:属行业常态

时间:2025-09-19 14:08:15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赵鹏


图源:图虫创意

近日,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5年第1期医疗器械检查结果通告显示,A股美妆品牌上市公司贝泰妮(300957.SZ)及其旗下两家全资子公司被责令限期整改。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对贝泰妮经营状况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贝泰妮因子公司广告宣传不合规已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处以2万元罚款。

限期整改:行业常态还是经营隐患?

针对此次限期整改,贝泰妮未直接回应具体原因,但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此次检查为年度常规例行监督检查。据通告,本期检查共涉及42家生产企业,检查结论均为“限期整改”,公司认为此事属行业常态。

根据相关规定,本次检查依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医疗器械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进行。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未公布贝泰妮及其子公司被要求限期整改的具体原因。贝泰妮则解释称,“限期整改”在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实践中,指“关键项目符合要求,仅一般项目需改进”的情形,不涉及关键项目与产品质量问题,是监管机构帮助企业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常规措施。公司已在第一时间积极组织并完成各项整改工作。

虚假宣传频发,监管处罚不断

尽管贝泰妮将限期整改归为行业常态,但公司此前多次因虚假宣传被处罚。今年1月,贝泰妮全资子公司贝小妮(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在拼多多平台店铺“薇诺娜个护旗舰店”销售“薇诺娜玻尿酸多效修护精华液”和“薇诺娜特护霜”时,广告宣传为“适用人群:通用”和“孕妇可用”的特殊化妆品功效。然而,这些产品实际为普通化妆品,并无“孕妇可用”和“适用人群:通用”的特殊适用人群标注,因此被市场监管部门处以2万元罚款。

去年,贝泰妮另一全资子公司上海贝芙汀科技有限公司也因虚假宣传被处罚。该公司宣传产品具有“抗氧修护”“提升高倍抗氧力”等功效,但这些化妆品为特殊化妆品,且未进行特殊化妆品注册,被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查处。

业绩下行,股东减持压力增大

贝泰妮的业绩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财报显示,公司专注于应用纯天然的植物活性成分提供专业、有效的皮肤护理产品,重点针对敏感性肌肤,是互联网深度融合的专业化妆品生产企业。公司以“薇诺娜(Winona)”品牌为核心,拥有多个子品牌,产品涵盖面霜、护肤水、面膜、精华、乳液等护肤品类,以及隔离霜、粉饼、BB霜、卸妆水等彩妆品类。此外,公司还从事皮肤护理相关医疗器械产品和电子美容仪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然而,从2021年至2024年,贝泰妮虽然实现营收增长,分别为40.22亿元、50.14亿元、55.22亿元、57.36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出现下滑,2023年、2024年同比降幅分别达28.02%、33.53%。2025年上半年,公司更是出现营收利润同步下降的情况,实现营业收入23.72亿元,同比下降15.4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47亿元,同比下降49.01%。

与此同时,贝泰妮的股东也在不断减持公司股票。去年11月,红杉聚业累计减持1263.88万股。今年5月,红杉聚业、臻丽咨询以询价转让方式分别减持公司842.59万股、210.65万股,询价转让的价格为33.30元/股,合计套现3.5亿元。7月24日,贝泰妮再次发布公告称,红杉聚业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2%的股份,即不超过843万股。

对于股东减持,贝泰妮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称,实控人未参与减持,长期看好公司发展。公司股价波动受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周期及市场情绪等多重因素影响,部分股东减持系基于自身资金需求的个人行为,且过程严格遵循监管规定,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稳定性未受影响。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创新,通过提升经营质量与核心竞争力,回报广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