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9月19日讯 据海西发布消息,2025年9月19日,针对网络发布的《无视中央环保督察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视频及文稿,海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由海西州、大柴旦行委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赴现场开展核查工作,并调集化工专业人员对受污染区域进行环境检测,后续将根据核查和检测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事件背景: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启动
近期,全国范围内启动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计划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严打严查。《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地区调查发现,青海柴达木兴华锂盐有限公司(简称“兴华公司”)被举报非法掩埋大量工业危险废物(简称“危废”)。尽管上级部门责令其在中央环保督察前“未督先改”,但该企业却突击将大量已偷埋的危废挖出并易地填埋,涉及数量上万吨,对生态环境造成二次伤害。
生态环境脆弱:危废填埋威胁大柴旦湖生态
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而兴华公司危废填埋点距离柴达木盆地北缘重要的生态屏障——大柴旦湖直线仅数公里。环境专家指出,大量非法填埋的危废极易扩大地下水污染范围,并通过地下径流进入湖体,可能引发大柴旦湖生态恶化。
2022年4月兴华公司厂区卫星遥感影像与当前影像对比,红框处为湖泊区域。资料照片
擅自偷埋危废:兴华公司长期违法处置
兴华公司依托大柴旦的盐湖卤水资源,主要生产氯化锂和硼酸。根据环保部门信息,该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危废,包括废有机溶剂、实验室废液、废活性炭、废机油、废机油桶、废油漆桶、废弃吨桶等。依据相关法律,这些危废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危废经营单位处置。
然而,据兴华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该企业每年产生大量危废,本应按规定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处置,但为了节省费用,从建成投产至2023年,一直采取在厂区附近简单填埋的方式,擅自违法处理了大量危废。
兴华公司厂区航拍图显示,湖泊已经消失,一号基坑污染物被挖出运走后已被填平。资料照片
中央环保督察前突击易地填埋
当地人士反映,兴华公司在厂区内外采取挖坑深埋、覆盖伪装等方式非法处置危废,隐蔽性极强,久而久之形成难以察觉的危废集中非法填埋点。记者获取的影像资料显示,一号基坑挖出危废后,兴华公司动用机械对此坑进行回填。
据了解,上级部门曾要求青海各级环保部门加强监管,督促兴华公司在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驻之前“未督先改”、立行立改。然而,知情人士透露,兴华公司面对数量巨大的暂存及非法填埋危废,并未如实报告情况,而是表面通过第三方处理了几百吨危废,作为给环保部门的“样子工程”。
2023年9月18日前后,兴华公司实际负责人郑淑蓓组织调动大量施工机械,对一号基坑内的危废突击进行挖掘转移。一位参与施工作业的工人描述:“挖了两米深,挖出来的都是黑色、红色、黄色液状物和未分解危废、土壤沙砾的混合体,整个挖掘现场刺激性气味熏人。”
多位参与作业人员介绍,从9月18日早晨开始,他们连续干了一天一夜,十几辆卡车穿梭往来,不间断地运送挖掘物,大概运了四五百车次,估算运送总量有上万吨。这些危废和受污染土壤被倾倒在离厂区5公里远的一条7米深、几百米长的采卤渠内,然后再覆上厚厚的湖盐和土壤。
兴华公司往湖里倾倒废活性炭。资料照片
“矿霸”行为埋下区域生态隐患
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柴达木盆地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大柴旦湖作为重要生态节点,是阻止荒漠化蔓延的天然屏障。环保人士表示,兴华公司新的填埋危废点距离大柴旦湖直线仅数公里,因未做无害化处理,势必增加地下水污染风险,给大柴旦湖埋下生态隐患。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谭秋桂指出,兴华公司非法填埋危废被举报后,在中央环保督察进驻前选择“挖出来再易地填埋”,该行为符合“两高三部”《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中“从重处罚”的“对抗监管”情形。
企业背景:实控人赵朋龙涉嫌多项违法
据反映,兴华公司实控人为赵朋龙,拥有大柴旦盐湖89平方公里采矿权。赵与其委托的企业负责人郑淑蓓被指实施各种手段,先后有多位投资合作对象声称被欺诈,甚至长时间强行霸占他人公司,被很多受害人称为“矿霸”。
2021年11月,赵朋龙因涉嫌行贿罪被留置,后因犯单位行贿罪(行贿青海省高院法官及海西州官员)被判刑。之后又因涉嫌“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被立案侦查。赵朋龙被查后,委托郑淑蓓负责管理其企业。
建危废库时,挖出此前填埋的危废。资料照片
环保监管存疑:信息公开与实际情况不符
当地人士透露,当地环保系统在涉及郑淑蓓控制企业的相关事项上,经常表现出宽松的一面。例如,海西州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布的2023年兴华公司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信息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的危废主要有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等八种。然而,同样在2023年,该局网站公开的兴华公司《自行监测方案》却显示,该公司危废只有设备更换废机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有机溶剂、废活性炭等大量其它危废则完全没有显示,这与该公司危废信息公开栏自相矛盾。
一位环保系统的官员表示:“上述《自行监测方案》的公示极其不规范,其中的工艺流程图和产污环节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这是怎么经过环保部门审核并通过其网站披露的?简直是‘不可思议’。”
2022年11月4日一号基坑(红框内)的状态:水体呈红色,湖泊水域靠近基坑。资料照片
针对兴华公司非法倾倒填埋危废问题,记者采访了大柴旦行委生态环境局,该局局长李永超表示,曾经发现大柴旦湖附近存在一些危废处理不规范的情况,但都比较轻微,多数已当场要求整改,并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处置行为。
目前,海西州调查组已全面介入,将对兴华公司非法填埋危废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依法依规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