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赣锋锂业(002460.SZ)的股价表现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这家锂资源巨头似乎迎来了新一轮的上涨行情。9月19日,赣锋锂业股价强势涨停,自8月以来,其区间最大涨幅已达到惊人的50.23%。若将时间线拉长至去年9月,赣锋锂业的最大涨幅更是高达113.41%,实现了股价的翻倍。
近期,锂矿板块持续反弹,成为市场热点。在锂矿板块中,赣锋锂业与天齐锂业并称为两大龙头。然而,近期天齐锂业的涨幅明显逊色于赣锋锂业,这背后的原因何在?答案在于赣锋锂业成功搭上了“固态电池”这一热门概念。
固态电池,被誉为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以其充电速度快、安全性高、续航里程长等显著优势,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争相布局的焦点。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固态电池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正日益临近。
仅在9月,固态电池领域就传来多则利好消息:亿纬锂能的“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成功下线;国轩高科的全固态中试线贯通,良品率超过90%;先导智能推出全固态整线解决方案,设备已进入全球头部电池厂供应链。这些进展无疑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应用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大家印象中,赣锋锂业主要是一家锂资源企业。但实际上,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同样深入且广泛。赣锋固态电池业务具有三大显著优势:一是布局早,二是打通了产业上下游,三是进展快。
早在2016年,赣锋锂电就与中科院宁波材料与工程研究所联合成立了“固体电解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成为国内最早进行固态电池产业化研究的公司之一。此外,赣锋锂业还拥有上游的锂资源,被认为是行业内唯一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从公司固态电池业务的进展来看,2024年4月,赣锋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第一代固态电池已初步实现量产。目前,赣锋固态电池已覆盖软包、圆柱、方形三大类别。其中,软包固态电池可应用于乘用车、低空飞行器等领域,已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达成合作;圆柱固态电池在机器人及高速飞行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配套产线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初实现量产;304Ah方形储能固态电池已完成开发,其在安全性、低温性能及存储性能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池。
值得注意的是,“软包固态电池可应用于乘用车”这一特点极具含金量。目前,固态电池要实现商业化突破,关键在于大规模应用于新能源车。而赣锋锂业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据公司9月2日在互动平台透露,固态电池已在部分车型试装车及量产。
然而,在股价飙升的背后,赣锋锂业也面临着不小的业绩压力。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83.76亿元,同比下降12.65%;归母净亏损为5.31亿元,但亏损同比缩小30.13%。不过,“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亏损9.13亿元,是去年上半年的5.7倍,这大致可理解为主营业务亏损加剧。主要原因是碳酸锂价格下跌,导致公司资源类业务业绩下滑。
据同花顺金融数据显示,至今年6月末,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6.14万元/吨,而去年6月末为9.18万元/吨。业绩承压的同时,公司的负债压力也在加大。今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58.55%,较去年年末增加了5.75个百分点。
面对业绩颓势,赣锋锂业一方面要指望碳酸锂价格反弹,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锂电池业务比重。目前,赣锋“锂电池及其材料”业务毛利率达到14.17%,较去年同期提升4.29%,且远高于公司资源业务(“锂系列产品”)的8.36%。赣锋发展锂电池业务的一大优势是自有锂资源,碳酸锂价格下跌虽然会造成资源类业务业绩下滑,但有利于公司锂电池业务降本。
不过,目前公司“锂电池及其材料”业务只占收入的35.5%,业务大头还是锂资源。因此,短期看,想彻底扭转业绩颓势并不乐观。
尽管如此,赣锋锂业股价的大涨还是让28万股东迎来了难得的好运。对于想要陪伴公司成长的投资者来说,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