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张汀雯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有色金属行业,紫金矿业(601899.SH/02899.HK)与洛阳钼业(603993.SH/03993.HK)被誉为“双雄”。今年以来,这两家龙头企业不仅股价表现抢眼,前三季度盈利更是大幅增长,但高企的存货规模也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日收盘,紫金矿业与洛阳钼业的股价分别报收31.00元/股、17.29元/股。今年以来,紫金矿业累计股价涨幅达105.03%,洛阳钼业更是高达160%。
在盈利方面,两家公司同样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前三季度,紫金矿业实现归母净利润378.64亿元,同比增长55.45%;洛阳钼业实现归母净利润142.80亿元,同比增长72.61%,不仅创下同期历史新高,更超越了去年全年水平。
年初至今,COMEX黄金累计涨幅超50%,LME铜涨幅累计超25%。得益于主营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涨,紫金矿业与洛阳钼业的净利润持续攀升。
紫金矿业前三季度实现营利双增,营业收入达2542亿元,同比增长10.33%。其中,新设立并上市的紫金黄金国际(02259.HK)实现矿产金32吨,归母净利润9.0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84亿元);集团其他主产黄金矿山实现矿产金20吨,归母净利润50.13亿元。
紫金矿业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强化生产组织与运营管理,矿产金、铜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0%、5%。同时,依托投资并购整合能力,通过技改扩产和运营优化,快速释放产能,并精准把握金属价格上行窗口,尽产尽销,充分享受价格上涨红利。
洛阳钼业则出现“营收微降,净利大增”的情况。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54.85亿元,同比下滑5.99%。但归母净利润表现抢眼,第三季度单季盈利56.0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96.40%。铜业务成为支撑公司盈利的核心支柱,前三季度实现铜产量54.34万吨,同比增长14.14%;铜销量52.03万吨,同比增长10.56%。
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两大龙头企业,紫金矿业与洛阳钼业的存货规模属于行业内较高水平。截至2025年9月末,紫金矿业存货规模达332.41亿元,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洛阳钼业存货规模达335.25亿元,较2024年末出现明显增长。
洛阳钼业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存货增加主要为此前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导致钴产品无法出口,形成矿端库存。公司自有矿产品库存以成本计量,目前钴处于价格高位,预计不会产生减值风险。
从钴业务销售情况来看,前三季度洛阳钼业产钴量8.80万吨,钴销量5.10万吨,同比下滑36.08%。但这部分业务毛利率高达63.46%,较上年同期增加26.97个百分点。
在业绩高增的同时,两家公司均通过资本运作布局未来增长。紫金矿业今年以来资本运作动作频频,相继完成加纳阿基姆金矿、藏格矿业(000408.SZ)控制权、安徽沙坪沟钼矿、哈萨克斯坦Raygorodok金矿等四项重大项目的收购和交割。
10月24日,紫金矿业第八届董事会临时会议通过《关于全额认购龙净环保定向发行A股股票的议案》,同意以现金方式全额认购其控股子公司龙净环保(600388.SH)定向发行的不超过1.69亿股A股股票,认购价格为11.91元/股,认购资金不超过20.00亿元。通过本次定增,紫金矿业及全资子公司持股比例将上升至33.76%。
紫金矿业表示,本次认购充分表明公司坚定看好龙净环保的长期价值,在强化控股地位的同时,为其“环保+新能源”战略提速注入资本动能。
洛阳钼业则聚焦其核心矿山产能扩张。10月25日,洛阳钼业公告已审议通过《关于投资建设刚果(金)KFM二期工程的议案》,KFM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投资10.84亿美元,建设期2年,预计新增原矿处理规模726万吨/年,达产后预计新增年平均10万吨铜金属。
洛阳钼业相关负责人也在三季报业绩说明会上称,公司会尽量加快KFM二期工程项目建设,目前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