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影石创新董事长刘靖康在朋友圈对大疆创始人汪滔的点评引发行业震动。这条看似褒奖的动态,实则暗藏玄机,让深圳影像科技双雄的竞争态势浮出水面。当1200亿市值的影石创新与消费级无人机霸主大疆正面交锋,这场科技德比战正演变为全球影像行业的焦点事件。
01 垄断争议:赞美背后的商业博弈
刘靖康在朋友圈写道:"汪滔牛逼,悦己者无敌,真心respect,消费电子和消费品唯一能做到垄断的王者,光靠产品技术营销好是做不到垄断的"。这条动态经截图传播后,在科技圈引发轩然大波。表面是赞美之词,实则因两次使用"垄断"一词,引发行业对大疆市场地位的深度解读。
<
从商业竞争视角分析,这条动态暗含三层深意:首先通过"垄断"定位抬高对手行业地位,间接凸显自身挑战者的角色;其次借公众对垄断的负面认知,形成舆论压力;最后为影石后续市场动作铺垫战略语境。这种高明的商业话术,折射出深圳科技企业间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

市场数据印证着这种竞争的残酷性。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高通虽以28%份额位居移动芯片市场第二,但因涉嫌垄断遭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查。反观消费级无人机领域,大疆以70%-85%的全球市场份额稳坐头把交椅,2024年北美市场占有率更突破85%。这种统治力,让任何潜在竞争者都难以忽视。
影石创新同样展现惊人统治力。公开资料显示,其在全景相机市场占有率超80%,按刘靖康逻辑,同样堪称"垄断王者"。这种双雄并立的格局,让深圳成为全球影像科技的创新高地,也埋下了竞争升级的伏笔。

02 攻防升级:全景相机市场的白热化竞争
久谦咨询《全球全景及运动相机市场研究报告》揭示惊人数据:大疆运动相机市场份额在25Q9飙升至66%,超越GoPro登顶全球;其首款全景相机Osmo 360发布两个多月,即在中国电商渠道斩获49%份额,全球市场占有率达43%。这种增速让影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显示,2023年影石虽以67.2%份额保持全景相机全球第一,运动相机领域也位居次席,但大疆的跨界冲击正改写行业格局。刘靖康在《沪市汇·硬科硬客》节目中透露,2025年影石全景相机份额接近70%,但面对大疆43%且增速迅猛的份额,竞争天平正在倾斜。
产品发布节奏凸显竞争火药味。7月28日大疆发布首款全景相机三天后,影石即推出全球首款无人机影翎Antigravity。这种针锋相对的发布策略,暴露出双方在对方核心领域的渗透野心。尽管影石无人机尚未撼动大疆统治地位,但这种跨界竞争预示着更激烈的攻防战即将上演。


10月13日大疆降价引发退货风波时,刘靖康在微博发布耐人寻味的道歉声明:"可为有一部分因为我们影石的原因导致DJI大幅降价……为表歉意……在指定时间购买大疆的客户……可获影石100元无门槛代金券"。配以经典阴阳表情,这条微博引发科技圈热议,暴露出双雄竞争已从市场层面延伸至舆论战场。

03 技术壁垒:双雄竞争的核心筹码
大疆的竞争优势建立在三大技术基石上:超2600项专利构建的知识产权壁垒,飞控系统、图传延迟、避障算法等核心技术领先优势,以及电机、芯片、云台系统的垂直整合能力。这种全产业链掌控力,使其在无人机领域建立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影石则走出差异化创新路径。其近三年研发投入达14.8亿元,研发人员占比57.68%,拥有900项境内外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89项。在骑行、Vlog等垂直场景构建的消费心智,形成与大疆不同的品牌护城河。这种技术驱动的竞争策略,让双方在各自领域建立统治地位的同时,也具备跨界竞争的实力。
这场竞争的本质,是深圳科技生态系统的自我进化。当大疆凭借品牌力和技术优势拓展全景相机市场,影石依靠口碑积累和技术突破试水无人机领域,双方都在对方统治区寻找增量机遇。这种跨界竞争不仅重塑行业格局,更推动着整个影像科技领域的创新升级。
随着5G、AI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影像科技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变革。深圳双雄的这场巅峰对决,或将决定未来全球影像科技产业的走向。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参考资料:
封面图由百度AIGC生成
700亿独角兽盯上无人机!大疆迎最强劲敌-互联网那些事
“地面飞行器”ROMO,是大疆的“阳谋”?-互联网那些事
大疆运动相机登顶全球,影石创新迎“正面狙击”-南方都市报
 猜你喜欢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