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发布了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24-2025年度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上海银行成为唯一一家信息披露评价等级下降的银行,其评级从A级下调至B级,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最新评价结果,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22家获得A级评价,20家获得B级评价。其中,6家银行较上年度评价等级有所提升,而上海银行则是唯一一家评价等级下降的银行。
获得A级评价的银行包括平安银行、宁波银行、张家港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江苏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兴业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沪农商行、浙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以及中信银行。
而获得B级评价的银行则包括兰州银行、江阴银行、郑州银行、青农银行、民生银行、无锡银行、西安银行、南京银行、渝农商行、北京银行、厦门银行、上海银行、瑞丰银行、长沙银行、齐鲁银行、成都银行、紫金银行、重庆银行、贵阳银行以及苏农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张家港行、华夏银行、杭州银行、光大银行、浙商银行等5家银行评价等级从B级上升至A级,而上海银行则从A级降至B级,成为唯一一家评价下降的银行。
△上市银行2024年至2025年度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制图/21世纪经济报道。
根据2025年3月修订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9号——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上市公司评价基准分为80分,评价结果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90分及以上)、B(80分至90分)、C(60分至80分)、D (60分以下)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公司信息披露工作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信息披露评价的内容涵盖多个方面,包括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如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公平性)、信息披露业务操作及时性、信息披露事务管理情况、信息披露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回报投资者情况、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被处罚及监管措施情况,以及上市公司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等。
上交所在信息披露公平性评价上,特别关注“重大信息是否提前泄露,导致在交易所网站和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条件的媒体外出现相关报道或市场传闻”,以及“是否按规定在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结束后及时向交易所报备,并定期通过上证e互动平台汇总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
对于最近一年信息披露工作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将给予三项支持和便利:
(一)对于披露的临时报告,交易所原则上免于进行事后审查,但报告内容可能引发市场质疑或涉及信息披露业务操作的除外;
(二)在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向特定对象发行证券等申请符合交易所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依法依规给予相应支持;
(三)邀请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担任培训讲师,向市场推广信息披露工作经验。
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样提供三项支持措施:
(一)交易所重组审核机构及再融资审核机构可依据相关规定减少问询轮次或不进行审核问询;
(二)应上市公司申请提供定向培训;
(三)邀请公司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等担任培训讲师,向市场推广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经验。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此次信息披露工作评价从A级降至B级,意味着该行在上述评价内容上存在减分问题。此前,2024年9月,一则《是谁把易方达香港带入火坑的》邮件截图引发市场关注,其中提及易方达香港协助上海银行隐瞒境外投资重大亏损,导致该行虚增净利润10亿元以上。上海银行当时通过媒体否认相关传闻,称不存在隐藏亏损情况,但至今未正面回应此次举报事件。
上海银行负责信息披露的是董事会秘书李晓红。简历显示,李晓红出生于1969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理论专业,拥有法学博士学位。她现任上海银行党委委员、董事会秘书,同时兼任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和上银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晓红曾在中国证监会办公厅秘书处担任副处级秘书、正处级秘书以及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处处长,还曾在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担任主任助理(挂职)。值得注意的是,她已担任上海银行董事会秘书近15年。
统筹/新湘财撰文/湘财Plus
*重要说明:湘财Plus所有文章引述的数据或信息均来源于文中所提及公司的定期报告、临时公告、官方发布及媒体报道等公开渠道,并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经得起验证,信息经得起查证。如存在可能的错漏,请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