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沈庹
在三次冲击A股市场均告失败后,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鲟龙科技”)近日向香港联合交易所递交了招股书,剑指“鱼子酱第一股”的宝座。此次转战港股,公司瞄准了全球鱼子酱市场的高成长性,计划在养殖、加工产能等方面进行大规模扩张。
作为世界顶级食材之一,鱼子酱的生产具有长周期和高技术壁垒的特点。经过20多年的深耕,鲟龙科技已在鲟鱼储备量、养殖及加工技术等领域建立了深厚的护城河。得益于产业积累,公司盈利能力显著,2025年上半年净利率高达58.3%,展现出强劲的盈利势头。

鱼子酱与鹅肝、松露并称为世界三大高端食材,是超高端餐厅和航班头等舱的标配。随着野生资源萎缩,人工养殖成为主流。鲟龙科技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崛起,自2015年起连续十年稳居全球鱼子酱销量榜首。
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鲟龙科技鱼子酱销量连续占据全球市场的30%,2024年更是达到35.4%,是行业第二大企业的五倍。公司营业收入从2022年的4.91亿元增至2024年的6.69亿元,净利润从2.34亿元增至3.24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8.43%和40.80%,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到71.3%和58.3%。
鲟龙科技的市场重心在海外,产品出口至46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美洲和亚太地区。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均超过76%,主要通过第三方品牌销售。国内市场则以自有品牌“卡露伽”为主,同期收入占比约20%。
鱼子酱的原料鱼卵来自成熟鲟鱼,生产过程需在15分钟内完成取卵、腌制和分级包装,并在48小时内发往全球。一条鲟鱼从鱼苗到成熟雌鱼需要7至15年,养殖周期长且受环境、行为状态等因素影响。
目前,市场供应的鲟鱼鱼龄多为1至3年,4龄以上的雌鱼主要集中在鱼子酱生产商。鲟龙科技自2003年创立之初便着手建立后备原料鲟鱼梯队,目前已形成1至15龄的完整鱼龄梯队,涵盖杂交鲟、俄罗斯鲟、达氏鳇和欧洲鳇等主流品种,拥有全球最大的鲟鱼资源库。
截至2025年6月,公司在全国拥有8个鲟鱼养殖基地和两座加工基地,储备鲟鱼量达1.4万吨。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鱼子酱销量和收入持续增长,占比均超过90%。产品价格因鲟鱼种类和鱼龄不同差异显著,最贵的欧洲鳇20鱼龄鱼子酱建议零售价高达18万元/千克,而电商平台上7鱼龄鱼子酱单克价格已降至8元左右。
价格下探推动了鱼子酱从高端小众食材向更广泛消费场景的渗透。目前,公司已服务国内2000多家餐厅及酒店,并通过线上渠道直接触达C端用户。
过去十多年,鲟龙科技一直寻求资本化,但因身处农业养殖行业,在资本市场屡屡受挫。2011年首次冲击创业板因关联交易问题失败,2014年第二次冲击因海外销售和存货水平等问题未获批准。2022年底转向深交所主板未果后,公司于2024年3月转战新三板,今年8月摘牌。
数次叩门A股未果,公司内部治理和财务透明度受到全面审视,也暴露出农业养殖类企业审计难度高、易财务造假的风险。此次冲刺港股,鲟龙科技势在必得,主要基于鱼子酱市场的增长空间。据灼识咨询数据,全球鱼子酱销量从2019年的402.5吨增至2024年的729.2吨,复合年增长率为12.6%,但距离历史峰值仍有巨大增长空间。
招股书显示,公司募资计划用于水产养殖及产能扩张、技术升级、品牌营销、销售渠道拓展、研发升级及战略性投资或收购。截至2025年6月,公司已在湖北保康启动水产养殖产能扩张计划,预计2027年第三季度完工后设计养殖产能将达到2500吨,投资总额1.8亿元。此外,四川荥经鱼子酱年产能220吨的加工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26年第四季度投产,投资2亿元。
如果闯关港股成功,创始人王斌20多年精心养护的这条“慢鱼”将游向资本市场,其个人财富也将随之水涨船高。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王斌合计持有公司约34.64%股权,其中直接持股约6.36%,间接持股约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