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险资产遭遇黑色星期二冲击后,11月5日韩国股市延续跌势,KOSPI指数盘中暴跌超6%失守4000点心理关口,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同日日经225指数自10月27日以来首次跌破5万点,全球资本市场对AI估值泡沫的担忧持续发酵。

全球AI与芯片股估值争议持续升级。隔夜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跌,纳斯达克指数与标普500指数盘中跌幅均超1%,半导体板块领跌市场。韩国交易所紧急启动熔断机制,KOSPI 200期货下跌5%后程序化交易暂停5分钟,随后KOSDAQ期货交易也被叫停。
截至10月底,韩国KOSPI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达72%,远超新兴市场MSCI指数31%和标普500指数18%的涨幅,成为全球表现最强劲的股指。总市值飙升至3500万亿韩元(约合2.6万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10月日均成交额达12.6万亿韩元,同比激增逾一倍。
半导体超级周期成为核心驱动力。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掌控全球91%的高带宽内存(HBM)产能,其中SK海力士的HBM3E占据全球72%高端市场,三星12层HBM3E芯片更获英伟达独家采购。政府政策强力加持,李在明政府6月推出35万亿韩元经济刺激计划,其中12万亿投向半导体研发,8万亿支持军工出口,叠加《半导体特别法》提供的10%税项抵免。
在11月4日的国会施政演说中,李在明进一步强调AI战略优先级:"在AI时代慢一天就可能落后一代"。政府计划将2026年度预算案打造为AI时代首份国家预算,相关支出增至3倍多达10.1万亿韩元,目标与中美并列全球AI三强。同时推进"智慧强军"计划,将传统武器体系改造为AI驱动的尖端国防系统。
全球科技股估值危机持续升级。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警告市场情绪过度亢奋,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更直言:"我们正经历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度相似的AI狂热。"他承认技术突破真实存在,但当前行情与互联网泡沫时期如出一辙——最终重塑世界的伟大公司确实诞生,但大量跟风烧钱的企业灰飞烟灭。
FactSet数据显示,AI热潮将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推升至23倍,接近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峰值。华尔街集体预警回调风险,摩根士丹利CEO泰德·皮克与高盛CEO大卫·所罗门在香港全球金融领袖峰会上直言估值过高,高盛预测科技股可能出现10%-20%回调。
尽管泡沫争议不断,科技巨头资本支出却持续加码。微软、Meta、亚马逊、Alphabet上季度资本支出合计达780亿美元,主要用于数据中心与AI芯片建设。本周市场再爆重磅交易:亚马逊与OpenAI达成380亿美元算力供应协议,微软加码中东投资并与云服务商IREN签订长期合约。
这场由AI驱动的全球资本盛宴,正在技术革命与金融泡沫的双重变奏中走向关键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