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矿石定价权决战:禁止美元采购澳洲铁矿,全球格局生变
2025年9月30日,中国矿产资源集团(CMRG)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全国主要钢厂和贸易商暂停采购任何以美元计价的澳大利亚必和必拓海运铁矿石。这一禁令不仅涵盖新合约,还包括已从澳大利亚矿山运出、即便到港也不得卸货的船货。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对澳大利亚铁矿石实施采购限制,标志着中澳在铁矿石定价权上的博弈进入白热化阶段。
澳大利亚总理无奈,中国决心已定
禁令发布后,澳大利亚总理阿巴尼斯迅速表态“失望”并持续关切,但中国在铁矿石定价权上的决心已不可动摇。中国矿产集团与必和必拓在谈判桌上耗尽耐心,最终选择以行政手段推动变革。作为全球最大的铁矿石买家,中国采购量占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量的四分之三,理论上应掌握定价权,但长期以来,这一优势并未转化为市场话语权。
历史成因:质量、成本与市场格局的双重困境
澳大利亚铁矿石以质量优势占据市场高地,含铁量普遍在62%左右,最高可达68%,且多为露天矿,开采成本平均仅15美元/吨。相比之下,中国铁矿平均品位仅34.5%,深埋地下,需精加工至含铁量60%左右的铁精粉才能使用,综合成本可能超过100美元/吨。此外,中国入场时间较晚,国外铁矿石生产已形成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三大巨头垄断格局,掌握全球约70%的海运矿量,可控制产能增长,制造相对紧缺。而中国国内600多家钢铁企业各自为战,在长期协议价格谈判中易被各个击破。
定价权旁落:普氏指数的“小马拉大车”游戏
2010年后,三大巨头放弃“锁定价格”的长期供货协议,转而采用标普旗下普氏能源资讯的普氏指数作为定价依据。该指数采用不透明的“收市估价机制”,每天仅凭30-40家矿山、钢厂、贸易商的“可执行”买盘和卖盘制定价格,甚至一两船几十万吨的现货即可影响当日指数。普氏指数与新加坡新交所铁矿石期货结算价格紧密相关,金融资本(做市商、交易商)可通过抬高指数,在期货交易中利用数倍杠杆赚取暴利。而这些金融资本也是三大铁矿石巨头和标普的股东,形成“球员、裁判和评审全是我的人”的垄断格局。
数据对比:溢价12.7%,中国每年多花千亿
2025年6月,普氏指数报104.85美元/吨,而中国港口现货实际成交价仅93美元/吨,溢价高达12.7%。这意味着中国每年在进口澳大利亚铁矿上多花成百上千亿元。在钢铁产业链上,矿业巨头“怒赚”10倍成本的差价,金融资本加杠杆赚得更多,而中国钢铁企业连5%的利润都吃不到,实质上是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中国反击:集采谈判与“基石计划”双管齐下
2022年,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成立,将所有国有钢铁企业的铁矿石采购权收归统一,对外进行集采谈判。同年,国家相关部委和中钢协制定“基石计划”,旨在通过国内新增铁矿开发、境外新增权益铁矿、废钢资源开发,保障铁矿石供给,拿到价格话语权。该计划目标到2025年,国内矿产量、废钢消耗量和海外权益矿分别达到3.7亿吨、3亿吨和2.2亿吨,从根本上解决钢铁产业链资源短缺问题。
非洲铁矿崛起:打破澳巴垄断格局
在“基石计划”推动下,中国钢铁企业深度参与的世界级大铁矿——非洲几内亚芒杜铁矿预计2025年投产。该矿探明资源量约44.1亿吨,总资源量可能高达50亿吨,平均铁品位达65%~67%,第二年产量可超1亿吨,将直接打破澳大利亚、巴西矿企的垄断。另一同级别铁矿——位于非洲刚果(布)和喀麦隆之间的姆巴拉姆-纳贝巴铁矿项目也预计年底投产,中国企业同样深度参与,总资源量超64.4亿吨,准备先以每年4000万吨的速度生产平均品位超过62%的直运铁矿。
人民币结算:必和必拓拒绝,中国强硬出手
2025年,中国与必和必拓进行长期采购协议谈判时,开出以人民币结算、以铁矿石到港市价结算的条件,但必和必拓拒绝。9月初,中国矿产资源集团要求钢厂暂停购买必和必拓的铁精粉,到月底进一步升级到禁止购买铁矿石。这意味着必和必拓需要为其65%以上的铁矿产品寻找新买家,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必和必拓唯一能指望的就是中国不收它的矿石会导致短缺,从而迫使中国低头,但这显然是白日做梦。
市场变化:中国需求下降,澳巴力拓已妥协
中国的房地产时代已经过去,建筑用钢市场前景不乐观。三年来,中国铁矿石自给率已提升至25%,电炉占比提升至15%(消耗废钢),国家还在通过反内卷政策严控产能。2025年1至5月,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为4.87亿吨,同比大幅下降6.0%,已打破连续增长态势。与此同时,为了争夺中国市场,全球三大铁矿企业中排名前两位的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已经和中国谈好了人民币结算。巴西淡水河谷还打算扩产,巩固自己的排名。
福特斯克金属集团:人民币结算与绿色技术合作
全球第四大铁矿企业澳大利亚矿业巨头福特斯克金属集团(FMG)不但同意人民币结算,还在8月向包括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的中国资本申请了142亿元(约合20亿美元)人民币银团定期贷款进行扩张。FMG董事长表示,这不仅仅是一笔金融交易,而是一个信号,表明当合作伙伴志同道合时,可以实现什么。在美国放弃投资世界上最伟大的产业之际,中国和福特斯克金属集团正在推进引领全球绿色工业革命所需的绿色技术。看来FMG已经准备好,要当新的全球第三了。
北铁指数推出:挑战普氏指数,增强中国话语权
9月28日,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宣布推出“铁矿石港口现货价格指数”(北铁指数)。这是聚焦中国主要港口、主流中品铁矿石的港口现货交易价格,即青岛和曹妃甸61%品位铁矿石人民币价格指数。多家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北铁指数专注于港口现货市场,数据源充足,可以体现真实的供求关系和终端价格,有效增强中国钢厂在价格形成中的参与度和影响力。这是对普氏指数及其背后金融体系的新挑战。
未来展望:全球大宗商品代币化与货币割据?
中国打赢铁矿石定价权之战后,澳大利亚会倒向中国吗?未来全球大宗商品能够代币化吗?国际金融贸易体系会出现货币割据吗?本周六(10月11日)晚9点,鸿学院微课堂将与您共同探讨《定价权决战:中国禁止采购以美元计价的澳洲铁矿石!》。中国终于向铁矿石定价权发起挑战,澳大利亚总理表示关切,因为这场决战关系到澳洲命脉,还关系到未来全球大宗商品的形态。美国媒体认为这代表中国不再考虑美国利益,未来全球金融贸易体系会分裂吗?欢迎大家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