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甜脆嫩的陈皮鸡,让美国人既爱又‘恨’——爱它的独特风味,‘恨’它的高热量却停不下嘴。”
当NBA波特兰开拓者队易主消息引发关注时,收购名单中的程正昌与蒋佩琪夫妇格外引人注目。这对非体育界人士,却用中式餐饮缔造了年收入百亿美元的商业帝国。他们的熊猫快餐不仅遍布全美,更成为美式中餐的代名词。
在《生活大爆炸》中,谢尔顿为学做陈皮鸡苦练中文的桥段,让这道菜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中式美味。熊猫快餐标志性的白底红点招牌下,这道改良版陈皮鸡贡献了三分之一的销售额。与传统做法不同,熊猫快餐用新鲜橘皮替代药材,以甜辣口味取代重辣,外酥里嫩的炸鸡裹着果香酱汁,精准击中美国人的味蕾。
“老美最爱甜酸带辣的组合!”程正昌回忆道。这道1987年推出的菜品,源于厨师将橙汁与炸鸡的偶然搭配。经过数百次火候调试和酱料配比,最终形成年销数亿份的爆款。如今在全美2300家门店,这句“香甜脆嫩,一口爱上”的广告语仍在吸引着新顾客。
1947年生于扬州厨师世家的程正昌,本应继承父业。但赴美攻读数学硕士的经历,却让他用科学思维重构中餐。1973年,他用贷款和借款在洛杉矶开出首家中餐馆“聚丰园”。创业初期冷清到晚上8点无客的窘境,促使他开始研究美国人的饮食偏好。
程正昌在聚丰园内(洛杉矶商业日报)
电子工程博士蒋佩琪的加入,为餐厅注入科技基因。她设计的POS系统能精准分析销售数据,哪些菜品滞销立即下架,哪些爆款加大供应。这种数据驱动的管理模式,让熊猫快餐在1983年购物中心首店开业后,迅速扩张至全美。
“餐厅是人的生意。”这对夫妇始终强调服务温度。程正昌会为等位顾客送饮料,给熟客加菜,甚至追到停车场道歉。蒋佩琪则用工程师思维优化流程,将出餐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这种刚柔并济的管理,让熊猫快餐成为体验型消费的典范。
每年圣诞节,美国家庭在中餐馆的消费额位居第二,仅次于影院。熊猫快餐抓住这个文化节点,通过组织中国美食节推广文化。程正昌每年捐资支持扬州教育,汶川地震时捐款百万美元,却拒绝将品牌开回中国——“中国美食太丰富,熊猫快餐还不配。”
面对昆明假冒门店事件,程正昌重申品质管控:所有门店统一招牌、装修、菜式和服务。中央厨房配送模式确保全球门店口味一致,这种标准化运作让熊猫快餐成为美股上市公司,市值超30亿美元。
从扬州厨艺到美式创新,熊猫快餐证明中餐全球化需要本土化改造。程正昌多次回国考察,借鉴新茶饮和火锅的运营经验。其拒绝加盟、坚持直营的模式,为中餐出海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在别人休息时继续前行。”这位78岁的企业家仍在探索中餐高端化路径。当美国食客边抱怨热量边排队时,熊猫快餐已悄然改变海外对中餐的认知——它不仅是填饱肚子的快餐,更是文化交流的载体。
推荐参加「黑马·消费崛起精选课」
10月17日-19日,3天深度解析:
扫码立即报名,突破增长瓶颈
课程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