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德国、美国、日本等传统摩托车制造强国,中国摩托车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惊人。上世纪80年代,国内嘉陵、建设、轻骑等厂商通过引入本田和铃木的技术,迅速实现技术积累与产能扩张。
到1993年,中国摩托车产量首次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摩托车生产国。仅仅7年后,中国摩托车出口量也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2024年,中国摩托车出口量再创新高,达到1449.89万辆,展现出强劲的国际竞争力。
那么,在全球摩托车市场中,哪些国家是中国摩托车的主要买家呢?本文将基于中国摩托车商会的数据,详细解析2024年中国摩托车出口的前十大国家。
北美洲的墨西哥是中国摩托车第一大出口目的国。2024年,墨西哥进口中国摩托车219.88万辆,进口金额达11.72亿美元。墨西哥拥有1.3亿人口,2024年人均GDP为1.38万美元,略高于中国的1.34万美元,显示出强劲的消费潜力。
委内瑞拉是南美洲中国摩托车进口量第二大的国家。2024年,委内瑞拉进口中国摩托车73.05万辆,进口金额为3.53亿美元。委内瑞拉拥有2840万人口,但经济水平相对落后,2024年人均GDP约为4000美元。
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在2024年进口中国摩托车72.45万辆,位居排行榜第三。菲律宾拥有1.1亿人口,人均GDP接近4000美元,属于中等收入水平国家,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市场需求旺盛。
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土耳其是中国摩托车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国。2024年,土耳其进口中国摩托车64.89万辆,进口金额达4.43亿美元,仅次于墨西哥,显示出对高端摩托车的需求。土耳其拥有8500多万人口,人均GDP为1.54万美元,属于中高收入国家。
位于非洲西部的多哥在2024年从中国进口摩托车50.08万辆,位居第五,进口金额为2.77亿美元。多哥拥有800万人口,人均GDP约1200美元,属于欠发达国家,但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阿根廷是南美洲的经济和人口大国,拥有4665万人口,人均GDP为1.39万美元,略高于中国。2024年,阿根廷从中国进口摩托车41.61万辆,进口金额为2.36亿美元。
位于南美洲北部的哥伦比亚在2024年进口中国摩托车41.46万辆,进口金额为2.99亿美元。哥伦比亚拥有5300万人口,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摩托车市场需求稳定。
尼日利亚位于非洲中西部,紧靠几内亚湾,拥有2.27亿人口,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2024年,尼日利亚进口中国摩托车40.96万辆,位居第八。尽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摩托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市场需求巨大。
2024年,美国从中国进口摩托车38.44万辆,位居第九,也是前十大国家中唯一的发达国家。美国拥有3.41亿人口,人均GDP为8.58万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尽管美国摩托车市场以大排量、高端车型为主,但中国摩托车仍凭借性价比优势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俄罗斯在2024年进口中国摩托车37.74万辆,位居第十。俄罗斯拥有1.4亿人口,人均GDP为1.48万美元,高于中国。摩托车作为俄罗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从2024年中国摩托车出口的前十大国家来看,除了美国和俄罗斯之外,其余八个国家均来自亚非拉地区。其中,拉丁美洲占四个,亚洲国家占两个,非洲国家占两个。这些国家以中低收入水平为主,进口摩托车以中小排量的代步车为主,整体单价水平较低。
事实上,2024年中国摩托车平均出口单价仅为601美元/辆。出口量排名靠前的厂商主要包括隆鑫、大长江、大冶豪江等。
尽管中国摩托车出口量持续增长,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出口产品整体单价水平较低,以小排量车型为主,经济增加值有限。另一方面,在主流市场竞争力不足。全球摩托车核心市场85%集中在亚洲,主要在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然而,在印度和东南亚市场,日系和印度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品牌的占有率较低。
此外,在大排量摩托车销售为主的欧美市场,中国摩托车更是难以与本田、哈雷、宝马、川崎、雅马哈、铃木等国际品牌相抗衡。这些不足之处也是中国摩托车厂商未来努力的方向。
附:2024年度中国摩托车出口10强国家名单(数据来源:中国摩托车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