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平台的商业化进程中,小红书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近日,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宁智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1.48亿元的价格完成了对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支付”)的100%控股,正式进军支付领域。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11月3日,东方支付完成了重大股权变更,小红书全资子公司宁智信息科技成为其唯一股东。此次交易不仅意味着小红书获得了一张珍贵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也标志着其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布局正式拉开序幕。
根据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的公告,东方支付在10月31日完成了两笔股权转让交易,全部股权作价1.48亿元。交易完成后,原有6家股东悉数退出,包括上海电子数据交换网络服务有限公司(SENS)、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信投)等。同时,东方支付的法定代表人也由SENS执行董事茅蔚变更为SENS监事王闰,公司注册资本由1.213亿元增至2亿元,经营范围调整为非银行支付业务等。

东方支付成立于2008年3月,注册地在上海。公司官网显示,其于2011年5月18日获中国人民银行首批发放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主要业务包括全国海关税费电子支付业务、自贸区业务,以及跨境人民币、跨境外汇支付业务。据央行官网信息,其许可证有效期至2026年5月2日,业务类型为储值账户运营Ⅰ类。

此次交易完成后,小红书将通过宁智信息间接持有这一资质完备的支付公司,从而正式进入支付领域。小红书的这一举动并非孤例,近期多起支付牌照收购案相继迎来大结局。
10月31日,央行公示信息显示,同程旅行完成对新生支付的收购,主要看中其“全牌照”资质,包括互联网支付、银行卡收单、移动电话支付等多项业务许可。据报道,同程旅行为此支付了约3亿元的收购价。而B站曾谋求三年多的甬易支付,则最终被浙江正凯集团拿下。B站的支付布局历经波折,早在2021年11月,B站就以1.179亿元成功竞得甬易支付65.5%股权,但交易最终未获监管批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互联网大厂布局支付牌照的历史由来已久。2011年5月,央行首次向包括支付宝、腾讯旗下财付通在内的27家企业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之后,网易、百度、京东、新浪等陆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而随着监管收紧,近年来多家头部企业通过收购的方式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如2020年1月拼多多关联公司入股上海付费通,间接获得支付牌照;2021年3月华为收购深圳讯联智付;字节跳动在2020年8月收购武汉合众易宝,后更名为“抖音支付”;2024年11月,快手关联公司也获批收购北京华瑞富达。
如今,小红书的加入让支付赛道再添新玩家。小红书的商业化主要依赖广告、电商与直播带货,但支付环节长期依托外部渠道。拿下支付牌照后,小红书可自主搭建支付清结算体系,掌握从交易到结算的全链路资金路径,从而在电商和内容变现之外,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的可能。
目前看来,社交媒体平台涉足支付几乎已成行业共识。从微信支付到微博钱包,从抖音支付到小红书收购东方支付,支付业务正成为社交内容平台构建商业闭环的“最后一块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