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小米股价暴跌近30%!做空成对冲基金共识?汽车安全隐忧引关注

时间:2025-11-07 08:54:00 来源:金石随笔 作者:金石随笔

11月6日,一则关于小米的重大消息在资本市场引发轩然大波。据高盛透露,做空小米似乎已成为对冲基金的普遍共识。过去两周内,养老基金与对冲基金纷纷抛售小米股票,空头头寸激增53%。与此同时,小米汽车底盘被指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监管机构或将介入调查,这一系列负面因素叠加,使得小米股价承受巨大压力。


股价暴跌:一个多月跌幅近30%

近期,小米股价走势令人揪心。从大约60港元的高位一路下滑,截至目前,股价已跌至43.44港元,一个多月内暴跌27.6%。这一跌幅在资本市场中颇为罕见,引发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讨论。


暴跌起点:雷军年度演讲成转折点?

小米股价的大幅下跌,似乎从雷军的年度演讲开始便埋下了伏笔。彼时,市场观点分化严重。部分人认为,雷军的年度演讲属于利好出尽,前期市场对小米的预期过高,演讲后股价回调在所难免;还有网友指出,小米在新科技领域的投入相对较少,雷军在演讲中未拿出类似PPT展示AI与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宏伟蓝图,使得市场对小米的未来创新预期降低。

新机发布:遭遇饱和式攻击

在社区平台上,雷军年度演讲之后,小米新机的发布更是遭受了惨烈的饱和式攻击。26日晚上,有身边朋友表示:“小米下周要崩,口碑坏了,营销反噬,几年缓不过来”;然而,也有曾长期持有小米股票的朋友持不同观点:“年底70,三年看120港元,雷军是踏实做实业的,并非一味地营销。”

攻击焦点:质量与创新受质疑

金石杂谈总结了攻击小米的几个主要问题:其一,质量差,口碑下滑。不少用户表示,使用过小米产品后,体感质量不佳、不好用,缺乏再次购买的欲望,甚至有网友直言小米是劣币驱逐良币的典型代表。其二,营销与情怀成分过重,创新不足。部分股民甚至将雷军称为“传销大师”。凌雁管理咨询首席咨询师林岳也指出,小米近年来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强大的营销能力,通过雷军的亲民互动和大型营销活动,持续在社交圈层中维持高热度,但在产品创新方面却有所欠缺。


还有一种解读认为,过去小米凭借“性价比+营销”的组合策略能够打动用户,但如今用户心态已发生转变。在4000元价位段,消费者不仅关注产品配置,更追求产品的独特性。小米17的“大电池”虽是优点,但不够独特;背屏虽有创新,但实用性不足,难以获得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力挺声音:私募大佬为小米发声

就在市场对小米质疑声不断之时,9月26日晚间,知名私募海南希瓦资产创始人、投资总监梁宏为小米站台。他表示:“我自己3nm芯片做出来了,但距离全球顶尖芯片还有差距,旗舰手机挑战苹果,肯定选最好的芯片,你用自己的芯片怎么挑战苹果?后面基础款手机用上自己芯片不就好了。这逻辑思路都很清晰。然后就这也能很多人喷?”


汽车安全:碰撞自燃引发公众质疑

近期,小米汽车的安全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小米SU7在成都发生碰撞后自燃,这一事件产生了大量负面信息,导致小米汽车的安全性受到公众的广泛质疑。

据目击者称,事故发生后,十余名路人立即展开施救行动。有人徒手砸窗,有人飞奔取来灭火器,但尝试后仍无法打开车门。后来涉事车辆发出异响,火势愈发猛烈,路人被迫后退,救援未能成功。


据界面报道,当前市场在售的多款新能源汽车普遍采用电子车门锁设计,紧急情况下需通过车门杯架上方的应急拉手手动开启。若车辆碰撞后无法自动解锁,救援人员将难以从外部开启车门,这为事故处置带来了额外风险。市场分析认为,小米汽车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战略失误所致。由于小米在手机等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对汽车行业的复杂度预估不足,在“安全”与“成本”之间,过于重视成本而忽视了安全。随着销量的提升,汽车安全隐患也逐渐暴露出来。

召回事件:累计召回超11.6万辆SU7标准版

截至2025年11月,小米汽车累计召回超11.6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主要涉及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安全隐患,通过OTA免费升级解决。这一召回事件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小米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股民看法:对冲基金看空说法引争议

对于对冲基金看空小米的说法,股民们看法不一。有股民表示:“高盛的话,最好当反指看,奇准无比;能发出来,应该就是他们做空已经赚够钱了,准备结束套人了,谁这个时候跟进去做空就要被套了;能发出来,就是利空落地了。”


资金动向:外资抛售,内资买入

金石杂谈查询发现,近期卖出小米股票的以外资为主。其中,大摩卖出超3000万股,渣打、花旗卖出2800万股,高盛卖出1000多万股;中信证券也卖出3000多万股。而内资的港股通以及富途、老虎的内资则是买入主力。

机构观点:中信证券看好小米未来

中信证券认为,随着公司汽车交付量的增加和ASP的上升,小米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将于2025年三季度扭亏为盈。中长期而言,看好小米持续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最优秀的硬核科技生态公司,并以AI能力持续提升智能硬件生态的价值,在AI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家居、AI眼镜、具身智能等更广泛的领域持续焕发蓬勃生机,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