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川蜀腹地变身开放前沿:成都‘数字+枢纽’引领全球新格局

时间:2025-11-07 12:30:03 来源:金角财经 作者:金角财经

提及成都,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什么画面?是麻辣鲜香的火锅,还是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亦或是老茶馆里那缕萦绕不散的盖碗茶香?

在多数人的认知里,这座位于西南川蜀腹地的城市,似乎总是与“安逸”“巴适”等词汇紧密相连。然而,随着“青春大讲堂: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城市联动观察活动的深入,我们走进成都,才发现在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背后,隐藏着的是其面向全球的开放热情与扎实实践。

01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集群,引领“成都制作”走向世界

踏入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一组亮眼的数据映入眼帘: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产业规模已突破千亿大关,园区内汇聚了包括腾讯新文创总部、AG电竞俱乐部在内的70余家企业,共同构建了中西部数字文创领域“生态最完善”的产业集群。这里不仅是企业的聚集地,更是“成都制作”链接全球市场的桥梁。



在园区的企业矩阵中,墨境天合作为亚洲顶尖的视觉特效公司,其项目列表上既有《流浪地球》系列、《刺杀小说家》这样的国产大片,也有备受全球玩家瞩目的《黑神话悟空》;更令人瞩目的是,它还是《哪吒2》的核心视效团队之一。

而《哪吒2》的主创团队可可豆动画,同样扎根于这片数字文创的热土。这些作品不仅在国内院线、游戏平台热播热卖,更通过国际发行渠道触达了五十个国家,让“成都视效”成为全球影视游戏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不止于影视领域,游戏与IP运营的“出海”同样成果斐然。灵泽科技自研的《A.D. 2047》曾斩获多项海外奖项,单机类魂游戏《明末:渊虚之羽》通过微软XGP等国际平台,让成都研发的单机游戏走进了数千万海外玩家的设备。

02 望江楼公园:薛涛笺里的千年开放,从丝路驼铃到电商包裹

离开数字世界,我们走进望江楼公园,青竹掩映中,藏着成都更为古老的文创基因。作为唐代女诗人薛涛制笺的发源地,这里的“薛涛笺”早在上千年前,就已成为沿南方丝绸之路远销西域的“文创产品”。



在公园的薛涛笺文化展示点,我们见证了古今两种“开放”的对话:一边是非遗传承人演示薛涛笺的古法工艺,与唐代并无二致;另一边的展柜里,印着薛涛诗句的笔记本、融入笺纸纹样的丝巾整齐排列。而电商平台上,薛涛笺的衍生文创产品也屡屡推陈出新,让古老的文创基因绽放出新的活力。



03 成都国际铁路港:铁轨上的枢纽,拉近内陆与全球的距离

如果说天府长岛是“软实力”的开放窗口,那么成都国际铁路港就是这座城市链接全球的“硬通道”。

作为全国第一个依托铁路港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这里集“国家级经开区、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于一身,2024年所在区域的外贸进出口总额达505.4亿元,同比增长20.4%。



中欧班列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通道,今年1月至9月,成都开行中欧班列1677列、累计开行超1.9万列,联通境外城市126个,开行数量和质量保持全国前列。西到欧洲、北到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通道网络,让内陆城市也能成为通往世界的港口。

在铁路港的集装箱中心站,我们直观感受到了“效率革命”的力量。这里是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配备了进境粮食、进境肉类、整车进口三大指定监管场地,企业进口的大宗商品无需再绕到沿海港口,在这里就能完成查验、仓储、加工。

更关键的是制度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中欧班列集拼集运模式”等53项创新经验已被国家部委或省级复制推广,一张提单就能打通铁路、公路、航空的衔接。

如今的铁路港,早已不是单纯的“货运站”。亚蓉欧国家(商品)馆里,德国的啤酒、法国的红酒、东盟的水果琳琅满目;综保区的标准化厂房里,企业忙着将进口原料加工成成品再出口;“一带一路”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正在加快建设,未来这里不仅能“运货”,还能“交易”“加工”,成为“一带一路”国际供应链的核心承载区。

04 首农供应链:冷链里的全球新鲜,让成都成为民生开放枢纽

走访的最后一站,首农供应链科技的三文鱼加工中心,让我们看到了开放如何“落地”到日常餐桌。



加工车间占地5000平方米,冷藏库500平方米,配备着三文鱼自动脱泥机、进口马瑞奥切片机、X-ray光检测机,年加工能力最高可达3600吨。这里加工的三文鱼,来自挪威、智利等全球主要产地,最终流向西南、华中、华东的超市与餐厅。

“把全球的新鲜,搬到了成都人的家门口。”依托成都的枢纽优势,他们搭建了航空+冷链的多式联运网络——进口三文鱼从双流国际机场运抵后,在本地完成分拣、切片、包装,再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各地,实现了三文鱼从北欧捕捞到成都餐桌最快48小时直达。

地处内陆的成都,也能在第一时间品尝到海的味道,更是成为连接国际渔业资源与国内市场的重要枢纽。

05 藏在“安逸”里的开放

走完这四站,再回头看成都,天府长岛的数字文创,用创意与技术打开全球市场;成都国际铁路港的铁轨,用效率与创新缩短内陆与世界的距离;薛涛笺的古今对话,让文化开放有了历史厚度;首农供应链的冷链,让开放红利走进日常民生。

这座地处西南腹地的城市,没有依赖沿海的地理优势,而是靠着“数字+枢纽+文化+民生”的多维实践,把“内陆腹地”的标签,换成了“开放前沿”的坐标。或许这就是成都的独特之处:在盖碗茶的慢节奏里,藏着面向全球的快布局;在火锅的热辣中,裹着链接世界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