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成都助听器专卖店数量全国第三,背后原因何在?

时间:2025-11-07 12:15:36 来源:红星资本局 作者:红星资本局

一位外地人在成都定居后,不禁发出疑问:为何成都街头助听器专卖店如此之多?红星资本局的数据统计显示,在31个省会级城市中,成都处于“存续/在业”状态的助听器相关企业数量位居第三,仅次于石家庄和北京。

今年9月至10月,红星资本局在成都走访了数十家助听器专卖店,多位一线工作人员及相关管理者对成都助听器门店聚集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


多个街区助听器专卖店聚集,成都数量省会第三

在成都浆洗街和黉门后街的交叉口,沿着黉门后街走200米,便能在马路两侧看到6家助听器专卖店。


黉门后街的爱之声助听器


黉门后街的丹麦奥迪康助听器


黉门后街的听觉有道助听器

红星资本局在走访中发现,除了黉门后街,黉门街、武成大街以及一环路北三段等街区,也存在多家助听器专卖店聚集的情况。这些专卖店中,员工基本都身穿白大褂,部分门店内还摆有巨型耳朵模型。

以武成大街为例,这条街聚集了聪茂助听器、海之声助听器和西嘉助听器(耳医生听力)等。

曾在多个城市旅游的王女士(化名)表示,从个人体验感来讲,她感觉成都街头助听器专卖店显著多于其他城市。

近日,红星资本局通过天眼查APP进行统计,以“助听器”为关键词,查询了31个省会级城市存续、在业的相关企业数量。

综合来看,31个城市的助听器相关企业总数为2955家,平均每个城市约有95家。


省会级城市助听器相关企业数量统计表

其中,成都存续、在业的助听器相关企业共212家,是平均数的两倍有余,在31个城市中排在第三位,仅次于石家庄和北京。

受川大华西医院辐射影响,门店选址逻辑改变

刘兰(化名)在助听器行业工作近20年,据她回忆,助听器这一行业在成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2005年左右,黉门后街上只有2家助听器门店,后来越开越多。

刘兰认为,成都之所以有那么多助听器专卖店,是受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辐射影响。

“川大华西医院的听力中心在国内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来就医——因为耳朵不好首先肯定是去看医生,他们希望医生用点药就把耳朵治好,但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有些情况治不好,只能借助助听器改善。”刘兰对红星资本局说。


某助听器专卖店中展出的助听器

红星资本局在走访中发现,黉门街、黉门后街都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附近。仅是这两条街及附近区域,就有超过十家助听器专卖店,甚至还有提供综合医疗服务的门店也挂出助听器相关海报。

公开资料显示,根据2023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全国专科声誉排名),在耳鼻喉专科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排名第八。

不过,惠耳听力(成都)听力中心主任韦元春告诉红星资本局,早前惠耳听力为门店选址时会紧靠医院,但现在选址逻辑已发生改变,现在更倾向于选择老年人聚集的地方。

“以前我们比较喜欢挨着医院,但医院附近同行比较多,竞争大,现在我们喜欢挨着老年人多的大型社区,像是一些老小区、大型菜市场的必经之路。”韦元春对红星资本局说。

一位从业16年的助听器验配师告诉红星资本局,从他们门店的情况来看,各个年龄层的客户都有,但总体来看老年人比较多,也有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童。

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按照电子原理划分,助听器主要可以分为模拟助听器和数字助听器。前者采用线性方式对所有声音等量放大,无法去除噪音;后者为非线性放大,能够识别并压缩噪音频率的声信号。

目前,数字助听器已成为市场上的主流产品,但这一类助听器需要定期调配,所以消费者在购买该类助听器时,相关品牌及门店是否能提供售后服务是消费者的重要考察点之一。

在数字助听器需要定期调配的情况下,助听器门店离用户生活区域越近,或越容易开单。

在成都开设门店,辐射西南市场,部分客户来自四川省外

韦元春向红星资本局介绍,惠耳听力的总部在浙江省,其于2016年在成都开设首家门店,“我们在江浙沿海一带的门店布局比较完善了,想要开拓西南市场,就先到了成都,因为成都的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都是西南地区最好的。”

红星资本局在采访中发现,部分助听器品牌在成都开设门店,辐射的是西南市场。

多家助听器门店的一线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从他们的客户群体来看,除了四川省内的客户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四川省外,尤其是西藏自治区、甘肃省等。

韦元春向红星资本局透露,惠耳听力内部统计过相关数据。在来成都购置助听器的客户群体中,约20%的客户来自四川省外,来自西藏自治区、贵州省和云南省的相对较多。

另有助听器门店的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粗略估计,到店购买助听器的每100个客户中,大约有30个来自四川省外,比如西藏自治区。


某助听器专卖店中张贴的海报介绍

拉通西南、西北地区省会级城市数据,相比重庆(187家)、西安(95家)、昆明(58家)、贵阳(34家)、银川(34家)、乌鲁木齐(33家)、兰州(26家)、西宁(28家)和拉萨(7家),成都的助听器相关企业数量为212家,是最多的。

有助听器专卖店的员工告诉红星资本局,在邻近地区,成都的医疗比较发达,所以会吸引部分四川省外有听力障碍的人前来求医,进而在成都本地购置助听器。

红星资本局从某助听器行业观察人士处了解到,从其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石家庄、北京以及成都的助听器专卖店确实多于其他城市。其中,成都是因为其医疗条件较为优越,影响辐射到西南地区,有部分人群会到成都就医,而后在医院周边购买助听器。

我国约1.2亿老年人有听力障碍等问题,助听器使用率不足10%

红星资本局在走访中了解到,不同助听器专卖店的运营方式不同,有的是连锁品牌,有的是独立经营;有的门店只代理一个品牌,有的门店会同时代理多个助听器品牌。

以数字助听器为例,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价格相差较大,价位从数千元到十几万元不等。

李女士告诉红星资本局,她曾花费两万余元为母亲购买助听器。在选择助听器时,她感觉助听器行业“水很深”,因为不同品牌助听器的价格差距巨大,且存在大幅砍价的空间,“感觉摸不到价格底线。”

有业内人士告诉红星资本局,一般来说,入门级数字助听器在数千元左右;对于大部分有佩戴助听器需求的人来说,一万元出头就能买到比较好的助听器;如果是对听力接收有精准需求的人群,两万元左右足以买到很好的助听器。


某助听器专卖店中展出的助听器

据北京日报报道,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老年性耳聋占据了我国听力残疾致残原因的首位,占比为51.61%。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和《中国听力健康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测算,我国约有1.2亿老年人患有听力障碍、听力受损。

调研报告《敢问天籁|关于老年听力健康的十个问题》(下称《报告》)则显示,目前助听器在中国的使用率只有5%至10%,远低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30%的水平。

该报告分析称,一方面,我国大多数老年人不知道助听器的存在,认为“耳背”不需要治疗;另一方面,助听器价格贵、效果达不到预期、使用麻烦和外观不佳都会使老年人不愿使用助听器。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马芙蓉曾对新华社表示,我国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和听力筛查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但老年人群听力障碍的听力监控、助听器验配、人工耳蜗植入等仍需大力加强,应着重在基层开展听力重建、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装置植入手术。

红星新闻记者 杨佩雯 摄影报道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何先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