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六金
来源 / 节点财经
2025年11月5日,赛力斯(股票代码:9927.HK)正式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成为首家实现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从'中国制造'向'全球智造'的跨越,更在全球新能源竞赛进入决赛阶段时,为中国汽车产业升维提供了典型样本。

赛力斯港股IPO创造了三项历史纪录:中国车企最大规模IPO、2025年全球最大规模车企IPO、港股市场年内最受追捧新股。数据显示,香港公开发售获超133倍认购,融资认购额突破1700亿港元,22家基石投资者组成的'豪华天团'认购约8.265亿美元,占募资总额近半。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国家队'重庆产业母基金的全程护航尤为引人注目。该基金不仅在问界M9超级工厂建设阶段提供关键支持,更通过战略投资构建了'实业赋能+资本护航'的新范式。国际资本方面,施罗德、韩国未来资产等巨头与广发基金、中邮理财等国内公募组成跨市场金融联盟,为赛力斯国际化铺平道路。
产业链生态的协同效应同样显著。三花智控、星宇股份等上游供应商与中升集团、美东汽车等下游渠道商形成投资闭环,构建起从制造到市场的完整生态护城河。这种资本与产业的深度联动,被投资者誉为'赛力斯全球推介会'。

早在2016年,赛力斯便前瞻性布局'纯电+增程'双技术路线,累计投入近300亿元研发费用。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支出达50.6亿元,同比增长15.82%,研发人员占比提升至36%,超越多数科技公司。
核心技术的突破成为问界品牌的核心支撑:魔方技术平台实现超增、纯电、超混三动力兼容,大幅缩短研发周期;电磁电池采用五层保护结构与底盘防撞设计,10%-80%电量快充仅需10.5分钟。在智能驾驶领域,赛力斯与华为、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形成战略同盟,向具身智能领域进军。
技术优势直接转化为市场表现。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稳居50万级以上车型销冠;问界M8上市5个月交付即突破10万辆,持续领跑40万级市场。2025年前10个月累计销量达35.6万辆,10月单月销量首次突破5万辆。

根据招股书,70%募资将用于研发强化技术壁垒,20%用于海外渠道与超充网络建设,10%用于营运资金。在零售端,赛力斯计划2026年前在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品牌体验中心,并与华为共建覆盖主要海外市场80%高速公路的超充网络。
市场布局方面,赛力斯将通过自建、反向合资、战略合作、兼并收购等方式加速中东、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扩张。数据显示,欧洲新能源渗透率约19.8%,北美为9.0%,中东和北非为8.7%,南美仅2.8%,巨大市场潜力为赛力斯提供战略机遇。
供应链自主可控是'主场'地位的关键。赛力斯将300家一级供应商整合至100家,其中20家为世界级伙伴。宁德时代'厂中厂'模式专供问界电池,延锋、文灿等13家核心供应商集聚重庆,形成'上市即上量'的高效交付体系。

2025年前三季度,赛力斯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有望成为新势力中首个年度净利润冠军。这一成绩背后,是39年从汽车零部件到整车制造,再到新能源顶流的三级跳:
赛力斯的进化轨迹,浓缩了中国制造业从代工到创新、从追随到引领的转型之路。当全球高端新能源竞赛的核心赛道锚定中国,这家车企正以技术实力和商业智慧,重新定义'主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