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安系”与新希望集团提前布局,文旅资本盛宴一触即发
作者 | 刘钦文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暴雨版《长恨歌》堪称沉浸式演出天花板,‘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的意境令人震撼。”一位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观演体验时感慨道。这场位于西安华清宫内的实景演出,已成为陕西文旅的标志性IP,更推动其背后运营方陕西旅游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西旅游”)向A股发起最后冲刺。
作为西安旅游必打卡项目,《长恨歌》依托兵马俑与华清宫的地理优势,年营收超10亿元,助力陕西旅游成为当地最赚钱的文旅企业。据上交所披露,陕西旅游IPO将于2025年11月7日接受上市审核,拟募资15.55亿元用于文旅项目开发及资产收购,这场持续八年的资本征程即将迎来关键节点。
核心IP驱动业绩,但上座率隐忧浮现
单场票价近千元仍一票难求,《长恨歌》撑起半壁江山
“《长恨歌》堪称演出界‘硬通货’,中区普通票398元,VIP区达988元,价格堪比河南戏剧幻城全天通票。更夸张的是,官方渠道需提前一周抢票,难度堪比陕西历史博物馆预约。”旅游博主@西安攻略在小红书笔记中写道。数据显示,2024年该演出共上演728场,接待游客近200万人次,累计票房突破22.4亿元,自2006年首演以来已吸引超千万观众。
官方票价体系显示,演出分为228元至988元四档价位,其中中区座位因观演效果最佳成为抢购重点。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长恨歌》收入占陕西旅游总营收比例从33.5%攀升至57.63%,成为绝对核心资产。

图源:公众号
尽管坐拥现象级IP,陕西旅游仍面临挑战。招股书披露,2024年《长恨歌》上座率从87.77%下滑至77.98%,公司坦言:“运营18年的项目存在观众审美疲劳风险,虽通过冬季版更新、舞台技术升级等方式创新,但品牌定位可能限制持续吸引力。”
财务数据印证了这种波动性。2017-2019年,公司营收从4.91亿元稳步增长至6.37亿元,净利润同步提升至1.48亿元;但2020-2022年受疫情影响,营收波动于2.24亿至3.62亿元之间,2022年甚至出现7400万元亏损。随着文旅市场复苏,2023年营收跃升至10.71亿元,2024年上半年已达5.16亿元,净利润2.04亿元,展现强劲反弹势头。

图源:wind
对比陕西本地三大文旅上市公司,陕西旅游优势显著:2024年西安旅游(000610.SZ)亏损2.64亿元,西安饮食(000721.SZ)亏损1.3亿元,曲江文旅(600706.SH)亏损1.4亿元,而陕西旅游同期净利润达5.12亿元,堪称“业绩优等生”。
八年IPO长跑:从新三板到主板的资本突围
陕西旅游的资本化之路始于2017年2月22日新三板挂牌,同年7月即启动A股上市辅导,成为陕西文旅企业冲刺资本市场的先行者。2020年12月递交主板招股书后,因中介机构被立案调查被迫中止,2022年7月撤回申请。2023年12月重启辅导,更换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终于在2025年5月再度递交招股书,四个月内完成两轮问询,创下陕西企业IPO审核速度纪录。
上市前夕密集并购,15.5亿募资剑指全国布局
索道业务成第二增长极,泰山项目押注异地扩张
除演出业务外,陕西旅游构建了“索道+餐饮”的多元营收结构。2024年,其运营的华山西峰索道、少华山索道等项目贡献4.73亿元收入,占比37.4%。其中,华山西峰索道以140元/人次的票价和险峻体验成为网红打卡点,2023年实现营收4.3亿元、净利润1.74亿元。
上市前夕,陕西旅游启动大规模资产收购:拟以1.47亿元收购陕西瑶光阁演艺文化有限公司49%股权,强化《12·12西安事变》演艺项目运营;计划7570万元收购少华山索道资产组;意向7.2亿元投资山东泰山秀城(二期)项目,其中自身出资占比87.8%。这些动作与IPO募资用途高度契合——招股书显示,15.51亿元募资中,7.29亿元用于泰山项目,3.7亿元收购太华索道股权,1.47亿元收购瑶光阁股权,形成“演艺+索道+异地扩张”的资本运作闭环。

图源:小红书app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旅游现金储备与投资规模形成鲜明对比。截至2024年底,公司货币资金余额9.44亿元,而同期计划投资额超9.43亿元,几乎“倾囊而出”。这种“豪赌”式扩张背后,是文旅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产业逻辑——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全国性文旅集团。
平安系、新希望7亿入局,共享资本盛宴
陕西旅游的股东名单堪称“明星阵容”。2019年,中信夹层将1740万股以5.02亿元转让给宁波枫文、杭州国廷两家基金,后者管理人均为平安资本,实控人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2020年,中信夹层再将875.77万股以2.53亿元转让给成都川商贰号基金,其管理方川商基金实控人为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至此,“平安系”与新希望合计持股比例达22.6%,成为重要战略投资者。

图源:《招股书》
若陕西旅游顺利上市,刘永好与“平安系”将迎来丰厚回报。这场资本盛宴的背后,更是中国文旅产业从区域垄断向全国竞争升级的缩影——从华清宫的《长恨歌》到泰山的秀城演艺,陕西旅游正以资本为杠杆,撬动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复兴运动。
你去看过《长恨歌》吗?对这场文旅资本盛宴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