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45岁董事长被捕,华侨系70亿集资诈骗案追债进展

时间:2025-11-07 11:17:30 来源:无冕财经 作者:无冕财经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发布,作者:杨一轩,编辑:陈涧,设计:岚昇



“华侨系”集资诈骗案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近日,*ST创兴(600193.SH)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刘鹏因涉嫌犯罪,已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批准逮捕。这一消息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公告中明确指出,刘鹏所涉事项与公司无关。然而,外界普遍认为,作为华侨系的核心成员,刘鹏此次被捕很可能与华侨系的集资诈骗案有关。



▲*ST创兴发布董事长被捕的公告。

华侨系集资诈骗案大约在一年前爆发,粗略估计,有超过70亿的资金尚未兑付。该案的核心操盘手余增云以及另一重要成员杨宇潇目前仍在逃。

在华侨系的其他资产被查封后,刘鹏所掌管的华侨系商业板块业务曾因原班人马继续运作而饱受追债心切的投资者质疑。随着刘鹏的被捕,华侨系商业板块的相关资产估计也难逃变现抵债的命运。

尽管商业板块包含两家上市公司、一家黄酒公司以及数个产业园,但面对数十亿的资金缺口,这些资产能抵多少债,投资者可能难以抱有太大期待。

关键人物潜逃海外,案件进展受关注

去年9月初,华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华侨系核心公司)宣布旗下理财产品停止兑付,这宗集资诈骗大案彻底暴露在公众面前。早在华侨系自曝之前,市场就传出几大核心人物相继失联的消息。去年9月,*ST创兴公告证实,前实控人余增云失联。

大约两个月后,*ST创兴再次公告,余增云因涉嫌集资诈骗,已被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立案调查。

据媒体报道,余增云是整个华侨系的掌舵人,堪称一号人物。另有两大高管杨宇潇、虞之炜分别位列第二、三号位。

潜逃不到半年后,今年春节前夕,虞之炜在泰国被杭州警方控制,并在春节期间被引渡回国。这一消息曾被视为华侨系案的重大进展。

虞之炜此前是华侨系旗下牦牛科技的运营总监,该公司运营的侨行天下APP是华侨系主要的线上平台,主营黄金理财,是华侨系进行集资诈骗的关键工具。

作为华侨系的三号人物,虞之炜被委以重任。据第一财经报道,有华侨系员工透露,虞之炜曾鼓动多名员工抵押房产,购入华侨系的黄金理财产品。然而,华侨系暴雷后,虞之炜却告诉员工,自己早在7月左右就已退出公司投资,并赎回了抵押房产。

据第一财经获得的侨行天下APP后台数据,虞之炜在一天内共退出了两笔资金,合计约783万元。

然而,保住房产的虞之炜最终还是没能保住自己。

二号人物杨宇潇是华侨基金的总裁,因有侨联任职背景,与余增云共事多年,堪称左膀右臂。有媒体报道,其妻子也在华侨系工作,并在侨行天下最高时购买了1600多万的黄金理财产品,暴雷时还有800多万没兑付。

杨宇潇出逃后,直至今年2月仍在向境外转移资金。据第一财经今年2月报道,有邮件显示,杨宇潇的邮箱在2024年8月至2025年2月间出现了十几张疑似汇款单,显示了其在新加坡开立的银行账户中的资金已汇至其在美国各地的银行账户,合计金额近90万美元。

至于一号人物余增云,潜逃境外后便未有更多消息传出。但随着杨宇潇转移资金一事被曝光,外界猜测余增云此前可能与华侨系未被查封的商业板块保持联系,在境外操控这部分资产的运营。

华侨系理财产品暴雷后,估计有超过70亿资金未兑付。而这些资金到底流向何处,能被追回多少,尚不知已经被捕的虞之炜交代到什么程度。但最详细的情况,应该还是余增云、杨宇潇最清楚。

目前,华侨系已有20多名中高层人员被杭州市上城区公安分局逮捕,但案件的两大关键人物一日不归案,华侨系暴雷案就远远谈不上终结。

精心设计的骗局,投资者防不胜防

余增云操纵的这盘集资诈骗局,与其家族多年的实业生意受挫不无关系。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余增云的父辈就已在海口成立公司,进入房地产行业淘金。很快,余增云的父亲余建松就在浙江、湖北等地铺开了地产、酒店、物业等生意。

进入21世纪后,有了资本积累的余建松在云南投资铅锌矿公司,创办袜子厂,做外贸生意。等到2007年,余建松将名下各种生意合并,成立浙江天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9岁的余增云也正式接管家族生意,一度是浙江天瑞的第一大股东。

然而,父亲打下的基业以实业为主,不要说拓展,连守住都不容易。在浙江天瑞频繁陷入纠纷诉讼前,余增云已经转头打起了金融的主意。

2016年成立的华侨控股旗下包括2013年成立的华侨基金、2015年成立的华侨财富、2017年成立的华侨货币以及2019年成立的线上理财平台“侨行天下”。至此,余增云的“华侨系”基本成形,业务覆盖基金、货币、楼宇运营、创投、理财、实业等多个领域。

华侨控股对外宣传时,主打“中侨系企业”这个金字招牌。华侨基金的总裁杨宇潇就是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而且,华侨控股的大股东里,除了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外,国企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下称中建投)也曾赫然在列。



▲华侨控股此前的股权结构,其中,中建投在去年退出。

也因此,当侨行天下推出线上黄金租赁项目,合作方又是央企中国黄金旗下中鑫国际时,再叠加华侨系的光鲜背景,众多投资者毫不犹豫地冲了进去。

深谙投资者心理的余增云还将这款黄金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精心控制在5%-8%之间,更是让人放下了对高收益项目的警惕之心。

除了黄金项目外,华侨系还有依托酒类产品的固收项目。等到2024年9月暴雷时,据员工核算估计,未兑付金额超过70亿元,其中黄金租赁项目涉资逾40亿。

从一开始,这就是余增云等人精心设计好的骗局。

据警方查明,华侨系相关人员甚至指使财务人员伪造黄金购买、提货、资金流水单据等以骗取投资者信任。而集资诈骗的这些资金大部分都被打入了大量壳公司账户,涉案账户达600多个。

值得一提的是,暴雷后中鑫国际、中金黄金都迅速发出声明,撇清与华侨系的合作关系,称相关合作协议公章造假。

资金追回难度大,投资者期待关键人物归案

70多亿资金“消失”后,华侨系商业板块的资产成为投资者追回资金的部分希望所在。

在理财产品暴雷后,警方迅速将此案定性为集资诈骗,华侨控股、华侨基金、侨行天下等均被查封。但华侨商业资产一开始似乎并未受到影响。

华侨商业板块以实体资产为主,除*ST创兴、新三板公司酒便利两家上市公司外,还有运营商业地产的杭州华侨国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华侨国际)、主营黄酒的浙江越王台绍兴酒有限公司以及在日本代理茅台、汾酒等的日和商事株式会社。

余增云潜逃海外后,华侨系集资诈骗的资金下落不明。外界一度猜测华侨商业板块资产维持原状可能是有关方面想先稳住两家上市公司的股价。

如今随着刘鹏的被捕,意味着警方对华侨系资产的追责清算正在加速,商业板块自然也逃不过。

只不过这些资产如果都尽数纳入监管也未必能填多少坑。

此前由刘鹏坐镇的*ST创兴,华侨系原本是大股东。但今年4月协议转让股份,5月份又被公开拍卖6700万股。到了7月份,华侨系已失去第一大股东之位,目前持股约8.15%。接下来就看这部分股权怎么处置了。

但*ST创兴经营状况不佳,虽然第三季度营收超过1800万,但前两个季度营收加起来不足40万;去年亏损1.93亿,今年前三季度亏损77万。



▲*ST创兴业绩不佳。图片来自东方财富网。

*ST创兴目前市值约为18亿,由于业绩堪忧已面临退市风险。越往后华侨系所持股份可能就越不值钱。

至于另一家上市公司酒便利更是“帮”不上什么忙。

余增云旗下公司河南侨华为控股股东,持股近53%。但根据酒便利去年9月公告,河南侨华已经将酒便利股份质押,占到其所持股份的96.26%。而且余增云还有2100万违规占用资金未还。

余增云涉案后给酒便利带来了金融机构续贷困难、经营活动现金流紧张、供应商货款延迟支付等问题。酒便利2023年才好不容易扭亏但2024年又亏损1.09亿。

余下的资产中尚有华侨国际运营的产业园值得一看。其旗下据说有5个产业园,包括2022年12月在杭州交付的物产天地中心,是华侨商业集团与物产中大云商合资运营。

尚不知这些产业园价值几何,不过从华侨国际的情况来看似乎也不容乐观。

天眼查显示,今年7月华侨国际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1884.6万元。今年1月和7月杭州市公安局上城区分局对华侨国际股权进行多次冻结,累计金额约1.2亿。截至目前仍有7000万股权被冻结,日期截至2027年1月。

此外日和商事株式会社据说是日本最大的中国酒类饮品代理商,未经证实的消息是其年销售额约45亿日元。目前并不清楚这一块资产是否能纳入监管。

对心急如焚的投资者来说余增云等核心犯罪嫌人归案并交代清楚诈骗资金的去向可能更为现实。

参考资料

1.华侨系关键人虞之炜归案,出逃高管杨宇潇境外资金仍不停“搬家” 第一财经

2.权威信源:华侨系“理财”资金大部流入关联壳公司,警方查明涉案账户600多个 第一财经

3.5吨多黄金“蒸发”?浙江富豪出逃,有员工投了上千万,已倾家荡产 凤凰《风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