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段修健
东北交通网络建设再传捷报,一条连接吉林与黑龙江的重要高铁线路迎来关键进展。
近日,新建牡丹江至敦化铁路(牡敦高铁)项目建设用地预审获得自然资源部办公厅正式函复,标志着这条被纳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重点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作为沈阳至佳木斯高铁(沈佳高铁)的最后一段,牡敦高铁的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此前,该线路吉林段和黑龙江段已分别完成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示,而建设用地预审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均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前置要件。
根据规划,牡敦高铁起自吉林省敦化市,终至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东安区,途经宁安市、西安区、爱民区,正线全长186.92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采用双线高速铁路标准建设。这条线路不仅承载着东北地区南北向快速客运的重任,更被列为国务院《中长期铁路规划》中“八纵八横”主通道的区域连接线关键组成部分。
追溯项目历程,2020年9月牡丹江市召开勘察设计对接协调会,标志着前期工作正式启动;2022年与2024年,黑龙江、吉林两省相继将牡敦高铁纳入《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今年6月,吉林省发改委明确表示将争取该项目列入“十五五”规划,并加速推进前期工作。
随着牡敦高铁的推进,沈佳高铁全线贯通进入倒计时。目前,佳木斯至牡丹江段、敦化至白河段已分别于2021年12月开通运营,沈阳至白河段也于今年9月建成通车,仅剩牡丹江至敦化段待建。
<
沈佳高铁全线贯通后,将形成东北地区新的南北向快捷通道,彻底改变东北东部城市南下北上需绕行哈尔滨或长春的现状。据测算,沿线城市间通行时间将大幅缩短,时空距离压缩超40%,区域快速客运网络将初步形成网格化布局,运营效率显著提升。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条高铁将串联哈佳、哈牡、长珲等既有线路,形成连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新通道。它不仅将哈长城市群与沈阳、长春两大国家级都市圈紧密相连,更将促进产业、资源、技术、人才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为东北振兴注入新动能。经由沈佳高铁、京哈高铁京沈段、沈大高铁等线路,东北东部城市可实现与北京、大连等国际枢纽的3小时直达。
东北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因沈佳高铁迎来新机遇。线路预计途经长白山、镜泊湖等国家级景区,形成“冰雪+火山+森林+湿地”的黄金旅游带。以长白山为例,高铁开通后,沈阳至长白山的旅行时间将从目前的8小时压缩至3小时,预计年游客量可增加200万人次。
政策层面亦为交通枢纽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求是》杂志撰文强调,要优化综合交通枢纽布局;黑龙江省政府明确要求牡丹江建设面向俄罗斯和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吉林省则提出培育敦化等3个省级枢纽,打造省际交流支点。牡敦高铁的开通,将使牡丹江和敦化形成高铁“十字形”架构,为两地建设区域性交通枢纽奠定基础。
截至目前,东北地区高铁里程已突破5000公里,多条新线建设同步提速: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