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八赴进博会:外资银行高管解读中国市场吸引力与机遇

时间:2025-11-07 20:07:57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11月5日至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盛大举行。作为中国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进博会汇聚了全球创新成果与前沿理念,成为外资企业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关键窗口。

在服务贸易展区,外资银行以“老朋友”身份连续参展,通过实际行动展现深耕中国市场的决心,传递与中国共享发展机遇的信心。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中国开放政策与经济韧性对全球资本的持续吸引力。



架设互惠共赢桥梁:外资行以行动诠释开放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之一是开放。进博会用八年实践证明: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为全球企业提供了稳定的发展预期。渣打银行作为连续八届参展的“全勤生”,以“连接启新境,机遇正当时”为主题,全面展示支持企业出海、可持续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渣打银行进博会展台

“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但中国持续开放与稳健增长为国际合作注入信心。”渣打集团行政总裁温拓思指出,进博会既是中国扩大开放的见证,也是中国市场为世界创造机遇的缩影。该行通过这一平台深化客户互动、拓展合作伙伴网络,并分享对新兴市场的洞察。

汇丰银行则以全新六边形标识为主视觉,展示全球网络与金融解决方案。汇丰中国行长兼行政总裁王云峰表示,本届进博会恰逢“十五五”规划启动前夕,成为向全球企业展示中国发展蓝图的重要契机。中国超大规模市场正通过新场景培育推动产业创新循环,为跨国企业落地新技术、新产品提供广阔空间。

汇丰银行进博会展台

南洋商业银行业务总监张征杰从更宏观视角解读进博会价值:“对中国而言,这是展示开放决心的窗口;对世界而言,这是低成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桥梁。”他特别提到,今年进博会为最不发达国家设立特色产品专区,体现了普惠包容的全球治理理念。

从“硬指标”到“软实力”:进博会功能持续升级

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布局的关键节点,进博会呈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深化的转变。张征杰观察到,早期参展企业关注展区面积与参展国数量,如今更重视平台生态构建——通关便利化、签证优化等配套服务提升,促使“展商变投资商”的故事频现,许多企业将研发中心、地区总部迁至中国。

议题设置的前沿性同样显著。人工智能、绿色消费等全球趋势成为焦点,与新加坡等参展国的发展战略形成共振。适逢中新建交35周年,星展银行聚焦科技金融、企业出海、财富管理三大主题,展示赋能科创企业、跨境金融等领域的定制化方案。

星展银行进博会展台

“每届进博会都带来新启发。”星展中国环球交易服务部主管陈佩营表示,近年来全球高端装备与前沿技术集中亮相,中国科技创新生态为全球创新提供沃土。今年新加坡展区新增18家企业,彰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

深挖潜力:外资行锚定中国财富管理新蓝海

投资中国即投资未来。渣打中国行长鲁静指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居民资产配置正从实物转向金融资产。该行洞察三大趋势:高净值人群与中等收入群体扩张奠定客户基础;投资者需求从房产转向多元化金融配置,ESG投资兴趣上升;未来十年约20万亿元财富传承需求催生家族信托等服务。

星展银行同样看好中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与绿色低碳领域。陈佩营透露,该行通过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支持科创企业,并依托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网络推动跨境业务。2024年星展中国CIPS交易量同比增长超30%,未来将重点推广人民币往来账户方案。

南商中国则强化跨境人民币结算、离岸产品等核心业务,为企业提供全球资金池、绿色债券融资等一站式服务。个人客户层面,该行通过“跨境理财通”、智能投顾等工具引入国际化产品,助力居民全球资产配置。

南洋商业银行进博会展台

拥抱跨境新业态:数字化重塑贸易金融生态

跨境电商的崛起重构全球贸易格局,也对跨境支付提出新挑战。张征杰分析,小额高频交易要求支付秒级到账,多国KYC合规难度增加,多币种资金归集成本高企,叠加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传统风控体系亟待升级。

外资银行纷纷推出创新服务:星展银行在新加坡推出平台金融服务,集成收款、支付、外汇等功能;渣打中国升级“出海通”产品,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币种跨境支付、全球账户管理等解决方案,缓解跨境结算、融资与汇率风险痛点。

渣打银行中小企业出海通服务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中,中小企业需技术驱动与国际化并重。”渣打中国副行长李峰表示,“出海通”依托全球清算网络与服务优势,助力企业把握海外市场多元化机遇。

摄影: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