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居民消费意愿尚未全面恢复、有效信贷需求偏弱的背景下,零售信贷投放增速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零售业务对银行整体业绩的贡献度下降,已成为多家银行的共同经营特征。这一趋势不仅考验着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更推动零售业务经营逻辑向精细化、分层化方向深度转型。
"每季度都要应对支付中收、财富中收、净息差、风险指标等多重压力,零售业务转型已进入深水区。"某股份制银行分管零售业务的高管坦言。面对仅剩的两个月冲刺期,如何让零售经营指标止跌企稳或减缓下滑斜率,成为行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当前行业零售业务正呈现两大核心趋势:一是零售信贷持续缩表,二是中高低净值客群增速分化。这标志着银行零售经营已全面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在新客户获取速度放缓的背景下,深度挖掘现有客户价值、实现客群层级跃迁成为关键战略方向。
零售信贷缩表:按揭与信用卡成主要拖累项
近两年零售贷款增速放缓、余额缩减成为行业共性。据不完全统计,至少五家中大型股份行和国有大行出现零售贷款较年初减少的情况。具体来看:
尽管多数上市银行未在三季报中披露零售资产详细指标,但"有效信贷需求尤其是零售贷款需求不足"成为财报高频表述。分析半年报数据发现,按揭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是个人贷款余额下降的主要驱动力。某股份行零售部门负责人透露,该行将按揭业务视为"压舱石",但今年以来投放量同比下降约10%,虽然总量仍保持稳定,但还款量超过投放量导致余额下滑。另一国有大行深圳地区支行副行长则表示,其所在支行零售贷款投放仅完成计划的70%。
<客群分层分化:中高净值客群增长提速
与零售信贷缩表并行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多家银行基础零售客群与中高净值客群增速呈现明显分化。通过分析招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等六家银行的三季报数据发现:
数据清晰地显示,中高净值客群(月日均资产≥50万元)的增长速度显著快于基础零售客群。某国有大行深圳支行副行长透露,该行正实施"集约化运营零售长尾客户"策略,通过加强手机银行、企业微信、小程序等数字化渠道触达频率,优化薪资代发场景,构建客户层级跃迁通道。"新客获取速度放缓,现在要重点挖掘存量价值客户,推动基础客群向价值客群、价值客群向中高净值客群转化。"他强调。
责编:王璐璐
排版:刘珺宇
校对:祝甜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755-83514034
邮箱:bwb@st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