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资企业海外掘金:投行如何以本土优势+中国经验赋能?

时间:2025-11-18 20:24:33 来源:野马财经 作者:野马财经



中资企业全球化布局提速,投行海外服务迎来战略机遇期

作者 | 钱锋
编辑丨高远山
来源 | 野马财经

近日,由中金公司与银河证券联合保荐的赛力斯(9927.HK)成功完成A+H股上市,创下中国车企最大规模IPO纪录。尽管上市后遭遇花旗银行“唱空”导致股价波动,但行业专家指出,此次上市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从“产品出海”向“资本出海”的跨越,凸显国际资本对中国智能电动车企的持续青睐。这一案例背后,折射出中资投行正以“本土优势+中国经验”的双重赋能,成为中资企业全球化征程中的关键护航者。



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中国力量的全球突围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在重塑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数据显示,中国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占比从2020年的4%跃升至2024年的22%,2024年12月单月市占率更突破30%。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中国品牌全球占比从2022年的63%攀升至2024年四季度的75%,形成绝对领先优势。

以赛力斯为例,这家2016年全面转型新能源的车企,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双方联合推出的问界品牌,仅用15个月即完成10万辆下线,创下新能源车企最快纪录。2024年,赛力斯斥资25亿元购回问界商标掌握品牌自主权后,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61万辆,其中10月单月销量同比增长42.89%,增速领跑新势力阵营。



产融协同:投行服务升级助力资本出海

在赛力斯的国际化征程中,金融工具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9月,银河证券担任独家财务顾问,助力赛力斯完成115亿元收购华为旗下引望智能10%股权项目,该项目同时创下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最大规模上市公司并购纪录。随后11月的港股IPO中,中金公司与银河证券联席保荐,通过精准对接境内外投资机构,为赛力斯搭建起跨境资本桥梁。

中金公司2024年在中资企业全球股本融资、IPO融资及境外债承销规模均位列中资券商首位,而银河证券则凭借亚洲最广的中资投行网络,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两家机构通过深度理解境内外监管规则,高效统筹审批流程,为赛力斯港股上市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

这种“战略陪伴式”服务模式正在成为行业标杆。银河证券在服务赛力斯过程中,通过持续深耕的专业能力赢得客户信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这种服务理念不仅适用于单次交易,更着眼于伴随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为中资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稳定支撑。



出海浪潮下的投行进化论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达1922亿美元,同比增长8.4%,连续13年位居全球前三。中资企业出海呈现三大特征:地域上从传统市场向“一带一路”国家拓展,产业上从劳动密集型向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技术领域升级,模式上从产品出口转向全产业链布局。

这种转变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企业跨境融资需求涵盖股本融资、债券发行、并购贷款等多个维度,需要投行提供从初期并购到后期资金管理的全链条解决方案。以银河证券为例,其2024年上半年完成11个港股IPO项目,承销103笔境外债,股权承销规模跻身市场前八,展现出强大的跨境服务能力。



本土化运营:投行出海的关键密码

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资投行通过“本土化+国际化”双轮驱动构建竞争优势。中金公司2008年设立新加坡子公司,近年加速布局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市场;华泰证券2023年获新加坡资本市场服务牌照后,迅速取得越南证券交易代码;银河证券则通过收购马来西亚联昌集团证券业务,打造覆盖东盟的国际化平台。

银河海外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其主体深耕东南亚46年,拥有2000余名本地员工,经纪业务在马来西亚市占率第一、新加坡排名第三。2024年完成45笔股权债券交易,规模达7.22亿新加坡元,主导泰国最大IPO、印尼上市公司跨境收购等标杆项目。这种“扎根当地、服务全球”的模式,使其成为中资企业出海东南亚的首选合作伙伴。



战略协同:从金融中介到价值伙伴

在康哲药业新加坡二次上市项目中,银河证券境内境外团队协同作战,仅用4个月即完成全部审批流程。这家深耕医药行业30年的企业,通过新加坡上市完善国际资本布局,加速药品研产销全链条建设。银河证券的东南亚本土化运营经验,恰好匹配其“立足亚洲、辐射全球”的战略需求。

当前,中资企业出海已进入“技术+品牌+资本”的3.0阶段。投行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中介角色,而是通过深度参与企业战略规划、资源整合与风险管控,成为赋能全球化的“战略合伙人”。这种转变既是中国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投行服务能力进化的重要方向。



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化,中资企业全球化征程将迎来更大机遇。投行机构需持续强化国际视野、深化本土运营、创新服务模式,在助力中国产业升级的同时,实现自身从区域性金融机构向全球价值创造者的跨越。这场产融协同的双向奔赴,正在书写中国资本服务实体经济的新篇章。

互动话题:您认为投行在中资企业出海过程中最核心的价值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观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