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大媒体对始祖鸟烟花秀展开持续讨论后,央视终于派出了记者团队,对该活动举办地进行实地调查,并发布了详尽的现场视频报道。这一行动迅速吸引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9月22日,央视记者团队抵达活动举办地,展开了深入的实地调查。次日,央视新闻频道以《喜马拉雅山烟花秀引争议事件 总台央视记者探访举办地》为题,播发了这一调查报道。
此次报道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现场调查的形式,呈现了近期媒体上较为少见的“真实情况”。例如,节目画面清晰地展示了烟花爆炸对高原冻土和高寒草甸土壤造成的严重影响,土壤松动,甚至完全裸露在外。
此外,尽管活动已经过去数日,但现场仍遗留着大量垃圾,包括燃放过后的烟花箱、电线以及塑料桶等,随处可见。
报道还指出,烟花秀活动地点距离最近的水体仅约30米,距离最近的冰川也不过6公里,这引发了人们对活动可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担忧。
在一见财经看来,此前官媒对始祖鸟烟花秀的批评和质疑,大多停留在道义谴责层面。而央视的实地调查,则还原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真相。
这一调查报道的巨大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它还原了真相,也让活动举办方始祖鸟之前的一些说法显得站不住脚。此前,项目主办方曾辩解称,烟花使用的是环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且活动手续合规,项目团队也在生态保护方面制定了“预防一监测一恢复”的全链条方案。他们还表示,“燃放前已将牧民牲畜转移至安全距离,并通过盐砖引导鼠兔等小型动物离开燃放区;燃放后立即清理残留物,并对草甸、农田进行翻土与植被修复,确保不留生态隐患。”
然而,看完央视的权威报道后,始祖鸟方面的这些说法显然难以自圆其说。
其二,这一报道为当地调查组进一步调查固定了“证据”。9月21日,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发布情况通报称,《蔡国强:升龙》烟花秀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网民关注。日喀则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时至今日,这件事已经过去数日,但官方仍未披露调查进展和结果。央视在调查结果出来前率先进行实地调查,一方面对当地调查组的调查起到了督促作用;另一方面,也降低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
在央视介入调查前,中央媒体大多通过发表评论来谴责始祖鸟。例如,《人民日报》9月21日发表评论称,“烟花散去不能仅留下道歉”。“真正的艺术,应当尊崇真善美,敬畏自然,抚慰人心,而不可伤害自然界。而商业化的参与,更应有规矩和界限,倡导正向善意的价值,不可只图哗众取宠。”
新华社则在评论中指出,放错了地的“烟花秀”,再美也是破坏。“遵守法律法规是底线,而对生态环境和自然的敬畏是高线。在世界屋脊,保护生态环境的红线理应比底线站得更高。”
评论认为,相关方道歉是积极信号,并强调应一查到底,“既要看环境评估相关工作是否到位,也要查作风问题有没有漏洞”。
在一见财经看来,权威媒体的调查性报道对一个事件走向的影响力,会远远强于各种评论。它也会让公众充分了解始祖鸟“炸山”烟花秀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央视派出记者实地调查释放了两个非常明确的信号:
第一,对于这件事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地进行进一步调查,该追究责任的,一个也不能放过。
第二,不排除对这件事的调查会升格到中央级环保主管部门,当成典型案件进行处理。
显然,央视的实地调查开了一个好头。这件事绝不会像之前的很多热点事件一样,在过一段时间后淡出公众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