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346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蔡大柒
干蒸菜行业陷入倒闭危机,二手设备回收遇冷
市场饱和下创业者血本无归
自2025年夏季起,干蒸菜行业便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倒闭潮。从春末到秋初,多数干蒸菜小店的生存周期不足三个月,这一现象在全国多地蔓延。
在山东烟台,创业者小林投资十余万元开设干蒸菜店,却因周边一周内连开三家同类店铺而迅速败北。开业初期短暂的红火后,持续亏损迫使其在一个月内关店,投资款全部打水漂。
类似情况在福建漳州、浙江嘉兴、湖南邵阳等地频发。铁皮招牌依旧,但卷帘门紧闭,转让告示成为街景常态。更讽刺的是,倒闭店铺旁往往紧邻着另一家干蒸菜馆。
创业者试图通过二手设备回收止损时,却遭遇更残酷的现实:设备无人问津,回收价跌至废品水平。
二手餐饮设备商狗哥透露,今年仅回收十多家干蒸菜店设备,且价格极低。"除非人手空闲或顺路,否则这类设备根本不想收。"创业者满腔热血而来,最终只能面对一地鸡毛。
干蒸菜品类:从爆红到衰败的陷阱
源头争议与盲目扩张埋下隐患
干蒸菜品类起源于广东顺德的容边排骨饭,其14元一份的干蒸排骨引发网络热潮。宁波品牌卞太太老宁波干蒸菜也快速扩张,上半年新增近百家门店。但宁波是否为干蒸菜发源地仍存争议。
2025年上半年,干蒸菜进入"极速爆发期",部分品牌单月开店达30家,翻台率宣称超500%。但开锅时的烟火气未能掩盖行业深层问题。
消费者对烟火气的向往推动品类热度攀升,却也暴露了加盟模式的致命缺陷。
加盟陷阱:低门槛背后的同质化危机
干蒸菜品类快速扩张得益于极低的创业门槛:五六万元投资、无需烹饪经验、市井风装修降低成本。但这些优势也埋下了同质化竞争的隐患。
门店装修走极简路线,铁皮招牌与破败风格成为标配。去厨师化的烹饪方式虽降低难度,却导致各品牌毫无差异。当区域内密集出现同类店铺时,稀缺性丧失,死亡速度加快。
实际开店成本已超10万元,加上房租后达15万元以上。看似低门槛的项目,实则让创业者沦为"韭菜"。
◎某干蒸菜加盟费用细则
运营困境:食材不新鲜导致复购率低
干蒸菜馆分快餐与正餐两种模式。快餐路线以15元干蒸排骨套餐为主,正餐路线则扩展至干蒸鱿鱼、丸子等,价格达38元。但高客单价模式存在先天缺陷,消费者尝鲜后难有复购。
食材新鲜度成为关键。容边排骨饭的成功秘诀在于每日凌晨采购新鲜食材,而多数倒闭店铺被投诉"鸡肉发柴如冷冻肉"、"调味齁咸"。价格战下,快餐路线产品品质更难保证。
潮汕美食专家余壮忠指出,食材质量与新鲜度是核心。干蒸菜品类若丢失这一本质,注定难以长久。
干蒸菜命运与冒烤鸭如出一辙
干蒸菜现状令人联想到此前的冒烤鸭热潮。凭借创新产品与性价比,冒烤鸭曾火遍全国,但不到一年便集体倒闭。创业者最终发现,利润全被加盟品牌赚走。
缺乏产品力支撑、盲目扩张导致同质化、消费者尝鲜后无复购,这些成为"餐饮创业明星项目"的通病。天水麻辣烫、冒烤鸭均曾经历此过程。
餐饮老兵建议,创业者应选择存在五年以上的品类进行创新,而非追逐未经市场考验的新潮项目。视频中的"爆款"与"大排长队",或许只是精心设计的表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