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数字金融10大智慧银行榜单:微众银行登顶,工行科技投入超200亿

时间:2025-09-25 22:13:55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时代周报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刘子琪


来源:图虫

2025年作为中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银行业正经历一场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深刻变革。随着金融科技浪潮席卷全球,科技创新已成为银行提升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9月22日至25日,由时代周报与时代财经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银行业成长力·领先力报告》正式揭晓,其中“数字金融10大智慧银行”榜单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智慧银行评选标准:科技投入与用户活跃度成关键指标

报告通过核心一级资本净额、总资产、净利润、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五大指标,评选出“2025年领先力50银行”和“2025年成长力50银行”。同时,针对数字金融领域,报告创新性地引入科技投入占比、科技投入增速、科技人员占比、专利数量、手机银行月活数等维度,综合评定出10家最具代表性的智慧银行。

从机构类型看,10家银行涵盖1家民营银行、2家国有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和1家城商行。其中,微众银行以总分超80分的绝对优势登顶,工商银行、光大银行、交通银行紧随其后,得分均超过70分。Wind ESG评级显示,上述银行大多获得A级以上评价,凸显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


微众银行:民营数字银行的科技突围之路

作为我国首家民营数字银行,微众银行在榜单中表现抢眼。2024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381.28亿元,其中科技投入达34.32亿元,占营收比例的9%,成为10家银行中科技投入占比最高的机构。更值得关注的是,微众银行是唯一未上市的智慧银行,其科技实力却远超多数同业。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微众银行全资控股的微众科技有限公司于2024年6月在中国香港注册成立。公司总经理陈靖表示:“微众银行作为数字原生银行,其业务发展背后是成熟的金融科技能力沉淀,这也是我们‘走出去’的底气。”

工商银行:国有大行的科技投入与生态构建

工商银行以285.18亿元的科技投入规模成为10家银行中唯一超200亿元的机构。2024年,该行营收达8218.03亿元,科技投入占比3.63%,同比增长4.67%。在专利领域,工行以1454件授权专利数量保持同业领先。

在组织架构创新上,工行率先成立总行级科技金融中心,并在全国设立25家区域性中心,2024年新增6家,基本覆盖境内科创高地。此外,其手机银行10.0版本推出原生鸿蒙版,创新AI管家、数字空间等交互模式,截至2024年末,个人手机银行客户达5.88亿户,月活用户超2.6亿户,均居行业首位。

科技人才竞争:从配置到培养的全面升级

金融科技人才已成为银行创新的核心资源。2024年,微众银行科技人员占比达50%,且成立至今始终保持这一比例。平安银行、兴业银行科技人员占比均超10%,其中兴业银行科技人员达7840人,占员工总数13.51%;平安银行专业技术人员6389人,占比15.58%。

在人才战略上,兴业银行建立涵盖架构、研发、运维等7大类岗位的科技人才地图,重点引入人工智能、云原生等领域高层次人才。工商银行则依托“科技菁英”品牌,打造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队伍,并构建跨专业分析师培养体系。

服务差异化:手机银行成竞争主战场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银行机构正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2024年,个人手机银行用户使用比例达88%,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工行手机银行10.0版本通过“人工智能+”拓展创新场景,推出业内首批原生鸿蒙版应用,为用户提供对话式、沉浸式交互体验。

光大银行、交通银行2024年科技投入占营收比例均超4%,分别达4.85%和4.40%。尽管平安银行科技投入金额同比下降20.07%,但其科技人员占比仍保持较高水平。整体来看,数字金融10大智慧银行在科技投入、人才配置、服务创新等方面已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