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美国信贷市场繁荣背后:过热风险与泡沫隐现

时间:2025-09-29 19:29:0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国际金融报

近期,美国信贷市场正经历一轮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尽管债券回报率已降至数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投资者对公司债券的需求却呈现出'争先恐后'的态势,这种反常现象引发了市场对潜在过热风险的广泛关注。



在这场看似繁荣的盛宴背后,华尔街专业人士的担忧情绪正在持续升温。市场分析指出,当前债券估值已被定价得过于完美,任何意外的负面消息都可能成为引爆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这种脆弱性在投资级和高收益债券市场均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ICE数据指数网站的最新统计,2025年9月投资级债券与美国国债的利差已收窄至0.74个百分点,创下1998年以来的历史新低。与此同时,垃圾债券(高收益债券)的利差也徘徊在2.75个百分点附近,接近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的极端水平。这些数据清晰表明,市场对风险的定价已处于历史性低位。

驱动这一异常现象的核心因素,在于投资者对美联储持续降息的强烈预期。在收益率下行预期的推动下,从个人退休账户到大型养老基金,各类投资者都在争相锁定当前利率水平。Dealogic数据显示,仅2025年9月单月,美国投资级公司债发行规模就达到惊人的2100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这种非理性繁荣让部分资深分析师联想到《星球大战》中的经典场景:市场正被不断逼近的高估值'墙壁'和潜在风险'挤压'。债券策略师警告称,当前市场环境与危机前夜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值得高度警惕。

具体来看,市场风险正在多个维度累积。首先,高风险借款人的融资活动已持续多年,融资渠道从传统债券和银行贷款扩展至私人信贷和资产支持证券。这种长期繁荣导致违约风险不断积聚,一旦经济遭遇逆风,债券和贷款市场可能面临抛售冲击。

近期出现的破产案例加剧了市场担忧。专注于低收入购车群体的Tricolor Holdings本月突然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过去五年通过资产支持债券融资约20亿美元,破产导致其部分债券价格暴跌至面值的20美分。无独有偶,汽车零部件供应商First Brands Group也因类似问题陷入破产保护程序。

更大的隐患潜藏在规模已接近2万亿美元的私人信贷市场。由于多数贷款直接来自私募基金管理人,缺乏严格的外部监管,其风险积聚更难被及时监测。标普全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约11%的商业发展公司(BDC)贷款采用'实物支付'(PIK)方式,即借款人以借条而非现金支付利息,这反映出部分借款人已无力用现金偿付债务。

与此同时,私人信贷违约率呈现上升趋势。惠誉评级数据显示,2024年7月私人信贷违约率达到9.5%,虽然之后略有回落,但仍维持在高位水平。这些数据表明,私人信贷市场的风险正在实质性累积。

信贷市场的未来走向,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美国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如果通胀压力持续缓解、劳动力市场保持稳定,美联储可能继续降息,这将有助于缓解借款人压力,维持市场的'平稳表象'。但若经济增长放缓、利率维持高位甚至再度上行,当前脆弱的高估值体系恐将难以维系。

橡树资本创始人霍华德·马克斯的警示尤为值得关注:'最糟糕的贷款往往发生在最美好的时期。'这句话精准刻画了当下市场的真实写照——在资金充裕和乐观情绪弥漫的环境中,信贷繁荣可能正在透支未来的风险承受能力,为系统性金融风险埋下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