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及家电行业的领军品牌时,海尔、格力、美的等名字往往第一时间浮现在人们的脑海中。然而,在冰箱这一细分领域,却隐藏着一位鲜为人知的“隐形冠军”——奥马电器(现TCL智造)。这家企业虽在国内市场声名不显,却凭借出口业务实现了惊人的营收,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行业巨头。
奥马电器,这个如今与TCL智造紧密相连的名字,曾在家电代工领域默默耕耘。去年,其营收高达184亿元,其中海外营业收入达到134.95亿元,同比增长31.82%,占营业收入比重高达73.50%。这一数据无疑证明了奥马在海外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更令人瞩目的是,奥马冰箱已连续16年稳居中国冰箱出口全球总量第一,连续17年蝉联中国冰箱出口欧洲榜首。在国货出海的浪潮中,奥马的市占率始终保持领先地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出口王者”。
奥马电器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早期,它凭借代工业务在家电行业站稳脚跟。面对国内冰箱市场几乎被外资品牌垄断的局面,奥马选择了另辟蹊径——进军海外市场。
2003年,奥马生产出第一批冰箱,并开始与知名家电品牌商洽谈代工合作。与TCL的结缘,成为了奥马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当时,TCL尚未建立自己的冰箱产线,产品全靠代工。奥马冰箱凭借不到2%的返修率和优惠的价格,成功接下了TCL一半的冰箱订单。
此后,奥马的口碑逐渐积累,吸引了海信等其他品牌商的合作。海信与奥马合作的第一年,订单量仅有2万到3万台,但次年便迅速扩大至10万台左右,并将代工企业由12家缩减至仅奥马一家。
在国内代工业务取得成功后,奥马并未满足于现状,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为严苛的欧盟市场。当时,欧盟国家对代工企业的要求极为严格,国内鲜有工厂敢于挑战。
然而,奥马却选择了优先投入资金与欧盟标准对接。经过巨大成本投入后,奥马成功拿下了国际巨头惠而浦的订单。这一突破不仅为奥马打开了海外市场的大门,更为其后续与国际巨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与国内情况相似,奥马在海外市场的口碑逐渐积累,其他国际巨头也纷至沓来。奥马顺势成为了海外各大品牌的首选代工厂。
虽然价格优势是奥马的一大亮点,但其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并非仅仅依靠低价。在冰箱生产过程中,模具损耗是一项巨大的成本。换款就需要换模具,而一台模具的成本动辄上百万。如果某款产品销量不佳,模具费将成为沉重的负担。
奥马通过统一模具长宽、仅作高度区别的策略,专做市场需求的爆款产品。例如,针对欧洲市场主打嵌入式冰箱、英国市场偏爱小巧型、德国市场更重视静音效果等特点,奥马精准定位,推出了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这一策略不仅摊薄了模具费,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换来了有竞争力的高性价比。
创立之初,奥马的冰箱年产能仅有4万多台。但短短几年后,其产能便突破了300万台,包揽了冰箱出口冠军,且再未落后过。2012年4月,奥马正式登陆深交所,成为了那几年里唯一上市的家电企业。
然而,奥马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三年后,顶着京东原副总裁和互联网金融初代大佬光环的赵国栋成为奥马实控人,将奥马推入了金融游戏的漩涡。P2P、助贷、车贷、保险经纪等业务的开展,让奥马偏离了主业。
2018年开始,P2P行业受政策影响频频“暴雷”。重仓P2P的奥马亏损将近30亿,资金几近崩盘。最终,奥马只能被迫“卖身”。
合作多年,深知奥马电器价值的TCL老板出手了。2021年,TCL集团通过司法拍卖控股奥马,砍掉了所有金融业务,让奥马回归主业。两年后,奥马实现了7.87亿的净利润,虽然应收账款和存货仍居高不下,但其重回赛道后的表现仍值得期待。
作为多年中国冰箱出口大王,奥马的实力不容小觑。其精准的海外市场布局、高效的生产策略以及回归主业后的稳健表现,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奥马将在未来的家电市场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