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于东来:用包容点亮刑释人员新生之路

时间:2025-09-26 12:08:14 来源:正和岛 作者:正和岛


作 者:孙允广 正和岛内容总监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招聘30名刑满释放人员的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这一举动不仅展现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更是一次对商业社会包容性的深刻诠释。

早在8月8日,胖东来便发布了新乡胖东来“三胖”项目的招聘信息,计划招工约1000人。其中,特别为有犯罪史的人员预留了2%的名额,并设立了专属的简历投递渠道,体现了企业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与尊重。

9月17日,30名刑满释放人员前往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参加面试。现场,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的一番话令人动容:“你们已经为过去付出了代价,不用觉得低人一等,好好干!”他还承诺:“工资可以提前给,要确保大家把房子租好,有地方住。”

这番话让无数网友泪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有网友评论道:“致敬东哥,真正的企业家,社会的风向标。”还有人感慨:“先生大义!希望这30个人不要辜负于老板。”

那么,这件事情为何如此重要?

对于刑释人员来说,“找工作”往往比“服刑”更难。他们带着“前科”的标签,被社会边缘化,面临就业歧视、社会认同低、家庭关系紧张等多重困境。而于东来提供的不仅仅是就业机会,更是给予了他们最需要的“平视”——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而是公开、包容的姿态,向整个社会宣告:“刑释人员也应该被平等对待。”

或许有人会担心,这30个人会不会出问题?其实,刑释人员并非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刑法中包含了许多轻罪,如帮信罪、危险驾驶等。有些人因为琐事与他人争执,最终被认定为故意伤害;还有些大学生为了赚零花钱,将银行卡借给他人,结果触犯了帮信罪。

很多人只是一时犯错,并非本性恶劣。

于东来认为,这些人犯的错,有环境的责任、教育的责任,不能让他们一辈子背着枷锁。

比如,这30个人中有一个叫杜刚的人。他之前从事医疗器械销售,一次在KTV招待朋友时,与一伙醉汉发生争执,最终将对方打成重伤。在狱中服刑的3年多里,杜刚深刻反省,表现良好,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代价。

杜刚入狱时,女儿才不到2岁;出狱时,女儿已经过完5岁生日。最美好的3年时光,他未能陪伴在女儿身边。经历了长时间的挣扎,杜刚终于释然,他明白了:人得先原谅自己,才能去回报身边的人。

类似杜刚这样的人,社会上还有千千万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民日报》曾发文点赞于东来:“一个温暖包容的社会,很重要的一点是,尽可能帮助‘跌倒的人生’重新出发。”

从现实角度考虑,如果整个社会都不接受这些服刑人员,他们可能会再次违法犯罪,反而对社会造成更大的风险。

真正的正义从来不是简单的惩罚,而在于挽救和教化,要让犯错的人有机会回归正途。因为正义之上,还有慈悲。

于东来的这一举动,堪称“一念天堂”。

其实,于东来从小家庭条件并不好,十几岁就辍学进入社会。他倒卖过电影票、卖过花生、冰棍,做过不少工作,但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还欠下不少外债。这些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普通人生存的艰辛。

也许只有淋过雨的人,才懂得为别人撑起一把伞。如今,他用最大的善意来回馈这个世界。

于东来点亮了别人的灯,也愿中国社会能够接续火把。再微小的力量,也能发出一束光,灯火长明,温暖一方。

参考文献:[1].大象新闻
[2].上观新闻《出狱4个月后,他被胖东来录用了》

排版| 小禾| 允允主编| 孙允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