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国产胰岛素龙头企业甘李药业(603087.SH)发布重磅公告:公司与巴西国营科研机构Fiocruz(奥斯瓦尔多・克鲁斯基金会)及本土生物制药公司BIOMM就巴西生产开发伙伴关系计划(PDP项目)签署《技术转移与供应协议》,并与BIOMM签订总额不低于30亿元人民币(含税)的《供应框架协议》。协议涵盖甘精胰岛素技术转移、原料药、注射液及注射器供应,合作期限长达十年。
PDP项目是巴西国家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工程,旨在通过技术转让与本土化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长期稳定供应。根据机制,巴西政府以公立市场采购承诺换取跨国药企的技术支持,从而构建完整的胰岛素生产体系。此次合作中,甘李药业将分阶段推进技术转移:初期优先供应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缓解临床紧缺;中期完成技术转移并供应原料药及制剂;长期则围绕人才培养、质量管控等展开深度合作,确保本土化产品达到国际标准。
数据显示,巴西长期依赖进口胰岛素,市场被诺和诺德、礼来和赛诺菲三巨头垄断,导致药品成本攀升与供应链不稳定。2021年,巴西成人糖尿病患者数量达1600万,位列全球第六,年治疗费用高达429亿美元。随着人口老龄化与诊断率提升,胰岛素需求将持续增长。此次PDP项目将推动巴西胰岛素自主生产,减轻医疗系统经济负担。
巴西选择甘李药业并非偶然。2023年,巴西因胰岛素短缺紧急招标,甘李药业迅速响应,有效缓解了当地用药危机。此外,其与Fiocruz及BIOMM的长期合作关系也为此次签约奠定基础。自2021年起,BIOMM便开始进口甘李药业的甘精胰岛素,为技术转移与本土化生产积累了经验。
据甘李药业透露,PDP项目预计每年带来至少7000万支甘精胰岛素需求。合作初期,公司将优先供应注射液;中期转移技术并供应原料药;长期则通过BIOMM完成本地灌装,配套笔式注射器交付Fiocruz。巴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总统卢拉亲临BIOMM胰岛素工厂落成典礼,卫生部与财政部高官亦到场支持。
受消息影响,甘李药业股价9月24日快速封板涨停,截至9月25日收盘报79.62元/股,涨幅0.35%。公司表示,若协议顺利实施,将对2025年度及后续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作为中国首批掌握重组胰岛素类似物产业化技术的企业,甘李药业2005年推出首支国产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打破跨国药企垄断。2020年上市后,公司已商业化六款核心产品。尽管2021年国家胰岛素集采导致业绩波动(2022年营收17亿元,净利润亏损4.4亿元),但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已彻底走出集采影响:上半年营收20.67亿元,同比增长57.18%;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102%。在胰岛素接续集采中,公司采购需求量达4177万支,市场份额接近30%,排名行业第二。
集采过后,甘李药业加速出海计划。2025年上半年,其国际市场收入达2.2亿元,同比增长75.08%,增速远超国内市场。目前,公司胰岛素已覆盖近20个国家及地区,国际销售收入占比从2020年的1.94%飙升至2023年的12.52%。
在新兴市场,甘李药业推进本土化策略:2024年4月,巴西胰岛素生产工厂落成;7月,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预填充笔及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预填充笔获得阿尔及利亚注册批件,实现非洲市场首次本土化生产。在欧美市场,公司早在2018年便与国际仿制药企业山德士签订协议,推动甘精、赖脯和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在美国、欧洲的商业化。目前,三款胰岛素类似药的上市申请已获FDA及EMA受理。
此次30亿巴西大单不仅巩固了甘李药业作为国产胰岛素龙头的地位,更标志着其全球化战略迈入新阶段。随着技术转移与本土化生产的推进,中国药企正以创新与品质赢得国际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