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钛白粉旺季涨价潮来袭,10月底或迎价格回落

时间:2025-09-27 17:03:21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华夏时报


图为惠云钛业钛白粉产品。图源:惠云钛业官网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何一华 李未来 北京报道

随着传统行业旺季的到来,钛白粉市场再度掀起涨价潮。然而,业内人士指出,10月底前后,钛白粉价格或将因需求下降而面临回落压力。

距离上次涨价仅一个月,钛白粉企业再次发布调价通知。自9月15日以来,多家企业宣布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客户上调500元人民币/吨。这已是今年以来钛白粉行业的第五次涨价。

卓创资讯钛白粉分析师孙珊珊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15日以来,个别钛白粉企业调涨价格,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是希望在传统旺季刺激下游备货需求;二是落实8月份的上涨,推进前期订单的量价落地。

9月24日,《华夏时报》记者分别致电和邮件联系惠云钛业(300891.SZ)和龙佰集团(002601.SZ),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复。

个别企业引领涨价潮

与8月份多家钛白粉企业纷纷涨价的情况不同,本次涨价的企业相对较少。

9月15日,宜宾天原发布涨价通知,决定从当天起,针对国内市场,不同牌号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上调500元/吨;针对国际市场,不同牌号氯化法钛白粉销售价格上调30美元/吨。

9月16日,钛海科技也跟进调价,表示因原材料持续上涨,结合目前国内国际钛白粉市场行情,即日起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国内客户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国外客户上调60美元/吨。

9月17日,国城资源发布通知,自当天起,公司各型号钛白粉销售价格在原价基础上对国内各类客户上调500元人民币/吨,对国际各类客户上调70美元/吨。国城资源表示,基于生产成本的变化,公司将保留进一步调整产品价格的权利。

孙珊珊指出,本轮涨价是个别企业行为。由于终端表现欠佳,下游需求增长乏力,以及国内钛白粉工厂开工负荷提升后期将面临库存上升的压力,因此此次钛白粉企业宣涨操作十分谨慎。

她同时表示,8月份的涨价落地情况也不及预期。八月中旬的涨价是今年以来的第四次宣涨,但多数工厂实际上涨了200—300元/吨,低于宣涨的500—800元/吨。原因在于需求表现不及往年,钛白粉企业需要加快库存转移,降低库存压力,出货为首要任务,其次是价格的上涨。

今年上半年,钛白粉行业已经经历了三轮涨价,全部集中在第一季度。具体来看,1月下旬龙佰集团、惠云钛业领涨,2月中旬中信钛业、恒通钛业带头,3月份山东东佳、宁波新福引领,每轮均有十几家企业同步跟进,呈现出协同效应。

涨价的原因主要是春节假期市场备货增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开工紧张,供应下滑,不过整体涨幅有限。

进入第二季度后,因下游市场需求降低,成本增加,企业库存压力大,钛白粉价格出现持续下行的现象,行业也出现减产停产的状况。随着淡季来临,开工也再有下滑,钛白粉市场继续走弱,价格跌至上半年最低点。

行业上半年业绩承压

钛白粉价格下滑,相关上市公司业绩相应承压。

2025年上半年,龙头企业龙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1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37.92亿元减少3.34%;净利润为13.85亿元,与上年同期的17.21亿元相比,下降19.53%。

公司在财报中指出,报告期内,原材料方面,钛矿价格受供应宽松、需求承压博弈,钛矿下游的钛白粉工厂开工率等因素影响,价格有所下跌。硫酸价格一直增长,综合成本压力仍处高位。

与此同时,钛白粉价格在成本推动下年初冲高,但二季度受到海外多个国家反倾销影响出口受阻大幅回调,市场需求承压、钛白粉行业开工率逐步下降造成库存积压,行业陷入量价齐跌困境。

不同于龙佰集团营收净利双双下滑,也有上市公司增收不增利。2025年上半年,中核钛白实现营业收入37.70亿元,同比增长19.66%;净利润2.59亿元,同比下降14.83%。惠云钛业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5.18%;净利润509.84万元,同比下降73.17%。

近几年,钛白粉行业一直面临着价格下降的问题,目前市场价格已是近五年新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则是供需错配。一方面,近年来全球钛白粉的新增产能主要由中国贡献,国内产能扩张较快;另一方面,由于钛白粉行业下游与房地产息息相关,需求受到较大影响。

针对钛白粉价格下降的问题,企业也在积极应对。以惠云钛业为例,除了降本增效,公司也在积极出海,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新加坡参股设立营销公司,旨在加强在海外市场的开拓,提升未来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近年来,欧盟、巴西、印度等地对国内钛白粉产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也推动了国内企业出海的步伐。

龙佰集团在半年报中指出,为应对中国钛白粉反倾销的局面,公司积极实施出海战略,对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前期尽调,基本确定出海选址等前期背调工作。

公司表示,通过在海外建设新工厂,可直接贴近终端市场进行生产与销售,并辐射至周边市场,提高品牌在该区域的知名度,有效规避高额反倾销税。出海战略同时可以整合全球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不过近期来看,钛白粉价格存在下跌预期。孙珊珊告诉记者,因内外需表现不理想,钛白粉价格上涨缺乏持续动力,因此,10月底前后随着需求的下降,钛白粉价格下行压力将加大。

责任编辑:李未来 主编:张豫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