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9月30日消息,近日,全国多地针对汽车以旧换新政策作出调整。江苏省、贵州省、厦门市、宁波市等地相继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实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或关闭补贴新申请通道。与此同时,部分省市对汽车报废更新补贴实施限额管理,明确采用“先领取资格,再申报补贴”的分配方式。
此次政策调整的核心原因在于落实以旧换新资金限额管理要求,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有序。据相关公告披露,多地因补贴资金预算接近上限,需通过暂停或限额措施控制支出规模。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甘肃省、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等地已出现过类似补贴暂停情况。但随着系统升级完成及国债资金陆续下达,多数地区已恢复相关补贴发放。
创意图 图源:图虫创意
自9月以来,政策调整范围持续扩大。江苏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厦门市、宁波市等地先后发布公告,明确暂停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宁波市在《关于调整2025年宁波市汽车置换更新政策的公告》中指出,此举是为落实国家及浙江省关于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部署要求。
厦门市发布的调整公告特别强调资金统筹管理需求,宣布自10月2日24时起暂停全市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活动。贵州省则因补贴资金使用量逼近全年预算总量,于9月30日24时关闭补贴新申请通道。
在报废更新补贴领域,江苏省率先实施限额管理。自9月28日24时起暂停全省汽车置换更新补贴,同时要求自9月29日0时起,报废更新补贴需通过“先领资格后申报”方式办理。扬州市商务局透露,当地汽车报废国补已采取“摇号”制,需先获得资格才能申请补贴。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分析指出,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年初即已制定预算,当前多地置换补贴资金接近耗尽。为避免超支,暂停补贴成为必然选择。相较而言,报废更新补贴仍有资金余额,故采取限额管理。他预计暂停省份年内不会新增补贴,新政策可能于明年出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则从财政角度解读称,地方财政状况可能是政策调整的主因。恢复时间需视经济发展情况而定,但暂停对刚性购车需求影响有限。他同时预测,车企可能通过加大补贴力度来促进销售。
今年1月14日,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汽车以旧换新工作的通知》,明确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的补贴标准。其中,报废符合条件旧车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5万-2万元,置换更新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最高补贴1.5万元。
据国家发改委披露,3000亿元国债资金采取分批下达方式支持以旧换新。截至目前,四批资金已全部下达地方,其中1月和4月分别下达1620亿元,第三批690亿元和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也已到位。
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今年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达830万份。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统计显示,2025年1-8月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1476.5万辆,同比增长9.7%。协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增换购贡献度持续提升,消费升级已成为购车主流趋势。
红星新闻记者 俞瑶 实习记者 李海颜
编辑 陶玥阳
审核 冯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