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480字,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近日,华夏银行内部改革再传新动向,其申设资金运营中心的计划引发市场关注。若获批,该行将成为第八家设立资金运营中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标志着其在资金管理专业化道路上迈出关键一步。
改革双议案获董事会通过
9月29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审议通过两项重要议案:一是申请设立资金运营中心,二是启动总行部分部门组织机构调整优化。这一举措被视为该行深化内部改革、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战略布局。
据记者了解,资金运营中心作为资金业务的专营机构,其前身多为银行的金融市场部或资金交易部。该中心业务范围广泛,涵盖本外币债券投资、债券承分销、代理债券结算、外汇及贵金属交易、代客买卖、资产托管以及货币市场业务等核心领域。
股份行资金运营中心布局加速
金融监管总局金融许可证查询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有27家银行的资金业务专营机构获批独立持牌经营。其中,大型银行1家,股份制银行7家,城商行16家,农商行3家。在股份制银行中,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恒丰银行、广发银行、渤海银行和浙商银行已相继获批成立资金运营中心。
若华夏银行此次申请成功,将填补其在资金运营专营机构领域的空白,进一步巩固其在股份制银行中的市场地位。一位股份制银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银行对资产负债管理效率的要求日益提高。单独设立资金运营中心有助于提升资金管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水平,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并有效应对市场波动风险。
内部改革与战略调整并行
华夏银行内部人士透露,成立资金运营中心是该行内部组织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部门内部职责的分拆和整合。自新管理层上任以来,全行职能部门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以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规划和战略需求。目前,相关调整工作仍在稳步推进中。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华夏银行人事变动频繁,多名北京银行高层调任华夏银行。其中,董事长杨书剑、副行长唐一鸣、首席信息官龚伟华均来自北京银行。杨书剑到任后,迅速提出“刀刃向内”的改革要求,号召全行“走出舒适区,开辟新征程”,直面改革创新难点、转型发展痛点及作风建设堵点,要求将“破局思维”转化为“破冰行动”。
城商行成设立主力军,上海成首选落户地
从获批情况来看,城商行是设立资金运营中心的主力军。截至目前,已有16家城商行获批成立资金业务专营机构,占比超过半数。一位城商行人士向记者表示,商业银行申设资金运营中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满足跨地域经营需求,例如部分城商行在上海开展金融市场业务需持牌经营;二是拓展职能范围,资金运营中心可能具备金融市场部无法覆盖的业务权限。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指出,此前监管明确禁止异地非持牌展业,设立独立持牌的资金运营中心可实现异地资金业务的合规化运作,避免“无牌经营”风险。例如,城商行通过持牌机构开展异地同业业务,符合监管对金融机构正规化运营的要求。
2018年,金融监管部门对城商行、农商行在异地设立经营部门进行整顿,未经批准从事业务活动的异地经营部门被要求迁回总行。为适配监管要求,部分中小银行通过申请设立资金营运中心,作为持牌经营的专营机构,继续在异地开展业务。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读称,设立资金营运中心是解决异地经营问题的较好路径。商业银行的一级部门原则上只能在总行注册地开展业务,但资金营运中心作为专营机构可以视同分行管理,也可设在异地。上海作为金融要素市场集聚地,具有开展同业业务的优势,也更容易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
就机构所在地来看,上海无疑是商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驻扎的首要选择。在目前获得许可的银行中,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通商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恒丰银行、广发银行和浙商银行等13家银行都选择将资金运营中心选址于上海,达到全部专营机构的半数比重。记者还注意到,股份行中除渤海银行资金运营中心落地北京之外,其余全部选择了上海。
专业化运营模式受推崇
从获批时间来看,城农商行的资金运营中心多在2020年及以前获批筹建;2021年以来,以大行和股份行为主的多家银行在沪申设资金运营中心并获批筹建。
董希淼指出,对于全国性银行而言,设立资金营运中心有助于加大金融市场业务创新与发展,提高专业化经营能力,提升金融市场业务的品牌竞争力。他还坦言,金融市场业务高度复杂,需要专业的知识能力和快速的决策机制。商业银行设立独立的资金运营中心,组建专业的团队专注于市场研究和交易,有利于更有效地捕捉市场机会,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和投资收益。
记者还从业内了解到,作为商业银行内部设立的专司资金业务管理的职能机构,资金营运中心一般承担全行流动性管理、金融市场投资、同业业务操作、汇率与利率风险管控等核心职责。在实践中,它既是银行资金调控的中枢,也是连接银行与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重要桥梁,其运作水平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能力与风险管理质量。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告诉记者,银行单独设立资金运营中心,主要出于专业化管理、风险隔离与监管合规的内在要求。随着利率市场化与金融开放深化,资金业务复杂性显著提升,集中化、专业化的运营模式有助于统一风险敞口管理,提升投资决策效率与交易执行力,并更好地适应监管机构对商业银行资金业务提出的独立风险管理与规范运作要求。通过设立独立部门,银行可以在强化内控的同时,更灵活地参与金融市场,捕捉资产配置机会,增强整体收益。
武泽伟还称,并非所有银行均设立独立资金运营中心,这主要取决于其业务规模、战略定位与资源禀赋。业务体量大、交易活跃、金融市场参与度高的全国性银行或部分领先的区域性银行,因其资金流量大、产品复杂度高,通常有更强动力通过专设机构实现集约化管理。
“通过专业化团队实施精细化的流动性管理与投资策略,资金运营中心能够有效降低资金成本,优化期限结构,并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拓展投资渠道,增厚中间业务收入。”武泽伟指出,它还为银行提供了应对利率、汇率波动的有效工具,保障经营稳健性,从而全面支撑银行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