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柳柳
编辑|苗正卿
题图|FILA
当网球运动从精英圈层走向中产消费主流,FILA选择以All in姿态押注这条赛道。作为安踏集团旗下的“现金牛”品牌,FILA正通过签约顶级运动员、重塑产品线、构建产学研生态链等组合拳,在巨头环伺的网球市场中争夺未来话语权。这场战略转型既是品牌向上的关键战役,也是一场用短期利润换取长期市场地位的豪赌。
在北京首创·郎园Station的艺术馆聚光灯下,FILA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完成续约,正式升级为中网独家官方运动鞋服赞助商。这场看似常规的商业合作,实则是FILA向网球生态全面进军的宣言。同步公布的三大战略动作——与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共建“科技+美学”产学研生态链,签约中国男子网球头号选手布云朝克特为首位网球代言人,以及发布融合专业性能与时尚设计的全新网球装备系列,共同勾勒出FILA避开大众运动红海、撬动高端运动时尚市场的野心。
网球运动的特殊性成为FILA战略转向的核心支点。这项兼具社交属性、专业门槛与时尚基因的运动,与中产阶层运动趋势高度契合。FILA经典产品如苏珊裙、Settanta历史迭代款、BB1大满贯POLO等,正通过现代设计语言被重新激活。据国家体育总局数据,2024年中国网球人口达2519万,较2021年增长28.03%,其中女性消费者占比从45%提升至47%,形成规模达4亿人的中产消费核心战场。
FILA的转型迫在眉睫。作为安踏集团营收支柱,FILA曾在2014年扭亏为盈后持续高速增长,2021年营收达218亿元,撑起集团半壁江山。但“老爹鞋”热潮退去后,猫爪、ADE等系列未能延续传奇,2022年营收增速罕见下滑至-1.4%。财报显示,2020-2025年上半年,FILA收入增速从18.1%波动至8.6%,增长引擎亟待重启。
2025年初,执掌FILA近16年的姚伟雄离任,拥有国际广告公司营销背景的新任CEO江艳接棒,提出“ONE FILA”战略。这位安踏集团罕见的女性一把手,将网球与高尔夫定为两大菁英运动赛道,通过功能性轻跑鞋、网球装备、高尔夫系列等核心产品拉动品牌升级。上半年,FILA新增网球品类鞋款,鞋类产品收入占比有望从2024年的40%进一步提升,网球与高尔夫品类成为增长核心动能。
“ONE FILA”战略的三大方向清晰可见:品牌向上聚焦高端运动,商品革新强化功能性产品,零售升级加速V6新形象门店落地(上半年覆盖率达30%)。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FILA实现营收141.8亿元,同比增幅8.6%,创历史新高,验证了战略方向的正确性。
FILA的网球生态战略本质是一场营销驱动的组织变革。新任CEO江艳的广告背景为品牌注入叙事基因,其操盘的“网球老钱风”营销活动,通过POLO衫、苏珊裙等标志性商品,结合杨幂宣传大片、网球俱乐部体验展、赛事赞助等场景化营销,构建起完整的消费闭环。FILA KIDS更在北京国家网球中心举办“看好我这场·网球起势大秀”,将儿童网球系列与中网联名款形成生意矩阵。
这场转型并非没有代价。上半年,FILA毛利率同比下滑2.2个百分点至70%以下,受产品创新投入、电商渠道拓展及鞋类产品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揭示了战略转型期必然经历的阵痛。但FILA显然更看重长期市场地位——据艾媒数据预测,到2029年中国网球运动市场规模将达624.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10%,专业装备与衍生休闲产品的利润比达1:3,成为品牌必争之地。
网球经济的爆发引来巨头竞逐。耐克将费德勒的RF logo印在羊绒卫衣上,昂跑推出上海限定网球系列,lululemon在门店开辟黄金陈列区。相比之下,FILA凭借先发时尚基因与安踏渠道优势,已抢占有利地形。其经典Settanta夹克通过易烊千玺等明星代言持续破圈,儿童网球系列与中网联名款形成协同效应。
女性网球消费者的崛起为市场带来新变量。2024年女性网球人口占比提升至47%,较2021年增长2个百分点。FILA敏锐捕捉这一趋势,通过苏珊裙等女性向产品设计,以及杨幂等女性代言人,构建起差异化竞争力。但耐克、lululemon等品牌也在加速布局女性网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这场用利润换市场的豪赌,最终能否让FILA在巨头林立的战场中建立起高端护城河?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确定的是,当网球从精英运动走向大众消费,当女性消费者成为增长引擎,FILA的这场突围战,正重新定义运动品牌的竞争规则。
本文来自虎嗅,原文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7607.html?f=wyxw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