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智友养基(ID:PhD-Niu)
当银行理财收益率集体跌破3%、五年期存款利率迈入'2时代'时,养老FOF正以稳健的收益表现吸引市场目光。数据显示,2021年前成立的96只养老FOF经历完整牛熊周期后,平均年化收益达4.57%,其中超四成产品收益突破5%。这一成绩在市场剧烈波动中显得尤为珍贵。
更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前成立的263只养老FOF平均年化收益率攀升至4.97%,112只产品收益率超过5%。这种表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养老FOF独特的资产配置逻辑——在利率下行压制传统理财收益时,通过股债动态平衡实现稳健增值。
中国养老体系呈现'三支柱'结构: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已从父母辈的70%-80%降至当前的45%,意味着退休后收入将大幅缩水;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率不足;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成为关键补充。
现实数据更显紧迫:60岁以上人口超2.8亿,2035年将达每4人中有1位老年人。国家养老金压力持续增大,单纯依赖第一支柱难以维持退休前生活品质。个人养老投资已从'可选项'转变为'必选项',这也是国家将第三支柱建设纳入官方规划的重要原因。
在低利率时代,银行理财2024年平均收益率约2.65%,五年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2%左右。相比之下,养老FOF能实现4.5%以上的年化回报,其核心优势在于资产配置策略。
传统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债券等固收资产,在利率下行周期收益空间受限。而养老FOF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将15%-30%资金投向股票型基金等权益资产,既能控制风险,又能分享资本市场成长红利。市场回暖时,权益仓位成为驱动净值超越固收产品的关键引擎。
FOF(基金中基金)的本质是'专业买手'代客选基,投资者购买的是'一篮子顶尖基金'而非单只股票。这种模式具有双重风险分散优势:FOF本身持有数十只基金构成第一层分散,每只子基金又持有数十上百只标的形成第二层分散,有效降低个股'爆雷'或基金经理'失手'的风险。
专业资产配置能力是FOF的核心竞争力。基金经理通过判断宏观经济走势,动态调整股债比例,实现'涨时跟得上,跌时控得住'的目标。具体到产品类型,养老FOF分为两大派别:
从业绩表现看,嘉实养老2050(唐棠管理)年化9.28%,汇添富养老2025(李彪管理)年化7.82%,华夏养老2045(许利明管理)年化7.20%,均展现出优秀的资产配置能力。
养老投资是场长达数十年的马拉松。在不确定性加剧的时代,看懂趋势、选对工具、依托专业管理,或许就是为未来自己创造的最大确定性。
数据来源:Choice,时间截止:2025年9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