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征探君
2025年9月22日,安徽金种子酒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面对投资者关于“是否结合华润渠道推出更贴合市场的产品”的提问,公司回应称:“正因地制宜借助华润啤酒资源,筹备研发适合啤酒渠道的专用产品。”这一表态,再次将市场目光聚焦于华润系入股后金种子酒的转型困境。
华润赋能三年,业绩持续承压
2022年,华润战投以49%股权入主金种子酒控股股东金种子集团,华润系管理层全面接管公司运营,试图通过渠道整合实现业绩突围。然而,三年过去,金种子酒的财务数据却难言乐观: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1.86亿元、14.69亿元、9.25亿元,同比波动-2.11%、23.92%、-37.04%;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亏损,分别为-1.87亿元、-2206.96万元、-2.58亿元。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滑27.47%至4.84亿元,净利润亏损扩大至7219.68万元,同比暴跌750.54%。
市场布局与高端化双线受挫
自华润系入驻以来,金种子酒启动了全方位改革:2022年以“组织重塑”为核心,重建营销中心,完成安徽省内及环安徽四省一市的销售网络布局;2023年将产品细分为高端、中端、低端三档,并确立“一体两翼”品牌战略——以金种子馥合香为核心,醉三秋定位高端文化白酒,头号种子酒、柔和种子酒等中低端产品为辅助。
尽管战略框架清晰,但执行效果未达预期。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省内收入7.43亿元,同比减少38.01%;省外收入1.59亿元,同比减少20.7%。2025年上半年,省内收入3.25亿元,同比减少25.33%;省外收入7662.97万元,同比减少34.16%。产品层面,2024年高端酒收入5084.41万元,同比减少4.87%;中端酒收入1.98亿元,同比减少14.01%;低端酒收入4.95亿元,占比仍高达66.56%。2025年上半年,低端酒收入占比进一步升至67.71%,中端酒收入同比减少19.72%,仅高端酒微增0.64%。
管理层动荡加剧市场疑虑
业绩压力下,金种子酒管理层频繁变动。2025年7月2日,总经理何秀侠因工作调整提前五个月辞职,由副总经理刘辅弼代行职责;9月10日,财务总监金昊同样因工作调整离任,郭继宝接任。此外,2023-2024年,董事长贾光明、副总经理陈兴杰、徐三能相继退休,中层岗位一年内更换率达70%,销售总监更是一年内三度换人,导致政策执行断层。
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说明会上,金种子酒承认经销商信心下滑:省内经销商仅净增1家至386家,省外减少1家至256家;合同负债1.21亿元,较2024年底减少35.11%。公司虽强调“打造厂商命运共同体”,但市场对其执行能力存疑。
啤酒渠道专用产品:能否成为救命稻草?
面对困境,金种子酒将希望寄托于“啤酒渠道专用产品”。然而,白酒与啤酒的消费场景、渠道逻辑存在本质差异:啤酒依赖餐饮、夜场等即时消费场景,而白酒更侧重于礼品、宴请等计划性消费。华润啤酒的终端优势能否直接转化为白酒销量,仍需打上问号。
在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直接提问:“何秀侠离职后,公司是否延续此前策略?馥合香系列市场培育不力,是否调整方向?”金种子酒回应称,将优化前期正确做法,馥合香系列已从B端转向C端,聚焦消费者培育。但分析人士指出,渠道嫁接并非万能解药,稳定管理团队、重振渠道信心才是当务之急。
结语: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华润系曾为金种子酒描绘出“渠道赋能+产品升级”的美好蓝图,但三年过去,业绩暴跌、管理层动荡、渠道信心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筹备中的啤酒渠道专用产品,能否成为突破口?市场正等待答案。
作者丨五仁
来源丨征探财经(ID:teccj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