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D-阿洛酮糖上市,霸王茶姬等餐企布局代糖新赛道

时间:2025-09-26 18:35:45 来源: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餐饮老板内参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2018年,元气森林气泡水横空出世。在竞争白热化的饮料市场中,它避开传统口味同质化陷阱,凭借0糖0脂0卡的概念迅速突围,短短数年便成长为估值千亿的独角兽企业。

这份成功,既源于元气森林从包装设计到营销策略对年轻消费群体的精准把握,更在于其精准击中了当代年轻人“既想享受甜蜜又担心发胖”的消费痛点。

而支撑起这份“无负担甜蜜”的核心密码,正是元气森林0糖产品的关键原料——赤藓糖醇。

如今,代糖领域迎来战略级新原料——D-阿洛酮糖正式获批上市。这款代糖具有低GI值、不升血糖、不破坏肠道菌群等特性,更拥有其他代糖不具备的“美拉德反应”优势,为食品工业带来革命性突破。

从奶茶饮料到整个0糖食品市场,D-阿洛酮糖的上市或将重构行业格局。



年轻消费群体:

身体渴望糖分,理性选择无糖

在大健康时代背景下,餐饮消费呈现明显理性化趋势,“控糖”已从少数人群的特殊需求,发展为当前餐饮市场的主流消费偏好。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居民减糖指数”达180,且连续三年保持增长态势,反映出消费者对减糖食品的热情持续攀升。

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无糖”已成为产品选购的重要标准。农夫山泉东方树叶无糖茶和简爱0糖酸奶上市初期均被评价“口感不佳”,但近年来分别成为各自品类的销量冠军。

无糖茶饮、0糖气泡水、0蔗糖乳品、低卡烘焙等品类在消费低迷环境下逆势增长,成为行业创新黑马。

餐饮端同样积极响应。霸王茶姬构建“低GI标识”和“营养选择”体系,推动茶饮健康化创新;喜茶发布“果茶控糖宣言”,全面启动果茶控糖计划……

但减糖并非简单去除糖分。糖作为食品饮料的“美味核心”,能激发大脑分泌多巴胺,带来愉悦感。人类进化过程中未形成对过量糖分的排斥机制,糖分偏好已深植基因。因此,减少糖分易,但保持风味难。如何在减糖同时维持产品口感,成为餐饮行业面临的核心挑战。

2025年9月23日,中粮集团旗下中粮生物科技与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联合研发的国内首款D-阿洛酮糖产品在北京正式发布,为行业“减糖不减甜”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八年研发终上市,餐企竞相布局

这款“超级代糖”有何过人之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代糖产品经历多轮迭代,始终在甜度、健康、口感间寻求平衡,但难以同时满足“还原蔗糖风味”与“健康零负担”双重需求。此前代糖因无法产生美拉德反应,应用场景受限。

D-阿洛酮糖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局。

作为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等食物中的六碳酮糖,D-阿洛酮糖甜度约为蔗糖的70%,热量仅为其10%;GI值接近0,口感饱和度与蔗糖高度相似。

除低热量特性外,D-阿洛酮糖更接近蔗糖口感,且具备其他代糖无法比拟的优势:遇热可产生美拉德反应,在低温酸性环境中保持稳定。

这些特性使其应用场景大幅拓展,覆盖茶饮、食品、烘焙、小炒、调味等多个领域。具体而言,可为红烧肉增添光泽,使饼干蛋糕呈现诱人色泽,提升冰淇淋顺滑度,优化糖果质地,改善酸奶口感。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研究员黄建指出:“这种兼顾美味与健康的代糖产品,契合当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有望引领新一代功能性代糖消费趋势,成为日常饮食的综合性健康减糖方案。”



在国际市场,D-阿洛酮糖早已被誉为“明星代糖”,在美国等市场广泛应用。据Global Market Insight数据,2024年全球D-阿洛酮糖市场规模达1.477亿美元,预计2025-2034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14%。

元气森林凭借赤藓糖醇开启千亿市值征程,而更具战略价值的D-阿洛酮糖上市后,迅速引发餐饮企业关注。多家品牌表达合作意愿,试图抢占市场先机。

据悉,蒙牛已完成D-阿洛酮糖中试阶段,确定启动规模化应用,为产业化落地提供重要支撑。

发布会现场,霸王茶姬、去茶山、稻香村、蒙牛等餐饮企业代表悉数到场,对D-阿洛酮糖表现出浓厚兴趣。霸王茶姬质量总监周四伟表示:“该产品为低糖茶饮与烘焙行业开辟了创新空间,使消费者在保持口感的同时获得更健康的甜蜜体验。”



国家队入场:

以产业思维破解全民健康管理难题

D-阿洛酮糖的优势不仅在于完美还原蔗糖风味,更在于其符合消费者对健康代糖的认知。

首先,D-阿洛酮糖具有天然属性。

其“天然”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然存在于无花果、猕猴桃和小麦中,虽含量稀少,但属于自然产物;二是与果糖为同分异构体,属于糖类且制备过程更天然

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生物技术中心主任王小艳介绍,从提案审批到正式上市,中粮集团严格遵循流程标准,历时近4年。这一周期既是对产品品质的打磨,也是对其天然属性的保障。



其次,D-阿洛酮糖安全性较高。国家食品安全评估评审委员会委员王硕教授指出,健康人群连续30天摄入D-阿洛酮糖对血液和尿液生化指标影响较小。研究显示,单次随餐摄入3克及以上D-阿洛酮糖可优化餐后血糖调节,有利于血糖控制;在肠道健康方面,低剂量干预可促进有益菌增殖,维持肠道屏障功能。

口感优越、天然安全等特性,为D-阿洛酮糖的市场接受度奠定基础。

然而,作为新产品,D-阿洛酮糖价格约为蔗糖的3-4倍,增加了餐饮企业成本压力。

对此,中粮集团提供全链条解决方案,包括应用基础研究、产品研发、应用方案开发等环节。集团已推出以D-阿洛酮糖为核心的调味糖浆,可通过添加甜菊糖苷、罗汉果苷等调配多种风味。包装方面提供330毫升至6公斤不等规格,满足多样化需求。

中粮生物科技淀粉糖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梁永红表示,随着技术进步,D-阿洛酮糖成本将逐步降低。

预计明年年底或后年,产品综合性价比将显著提升。”梁永红透露,中粮已启动D-阿洛酮糖2.0版本研发,将进一步降低成本。




国际粮商为何布局代糖“小生意”?

据中粮集团官网数据,截至2024年底,集团资产总额7000亿元,年度营业总收入6350亿元,全球年经营量近1.8亿吨,仓储能力超3400万吨,农产品加工能力超1.05亿吨,供应链覆盖140多个国家,稳居国内行业首位和国际粮商前列。

作为全球领先的农粮食品企业,中粮为何关注规模仅10亿美元的D-阿洛酮糖市场?

D-阿洛酮糖的价值超越商业范畴。糖作为影响国民健康的关键因素,掌握新一代健康代糖技术,即掌握食品饮料行业健康升级的关键。



以D-阿洛酮糖为代表的新原料,是国民健康饮食产业升级的重要支点。

政策层面已明确方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提出,到2030年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需控制在25克以内。

但当前现状显示,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挑战。《中国居民食物消费状况调查2025-2027》指出,我国儿童青少年添加糖摄入量持续上升,部分低年龄组摄入占比已超过总能量的10%警戒线。

作为国企,中粮有责任在健康管理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从自主研发到解决方案共创,中粮正通过“供给侧”改革推动消费端“科学减糖”。

产业联动对国民健康提升效果显著。美国和日本通过“国民牛奶运动”,从产业端增加校园牛奶供给,显著改善了国民体质。我国“学生饮用奶计划”也借鉴了这一经验。

全民健康管理需要个人自律与行业系统解决方案相结合。

中粮集团作为健康领域“国家队”,通过提供D-阿洛酮糖等健康原料,为食品饮料企业提供“减糖不减味”的技术支持,配合政策完善健康服务,推动产业链推出更多低糖、无糖产品,使消费者无需牺牲口感即可选择健康生活。

这种供给侧改革思路,是全民健康管理体系化、普惠化的关键。

中粮集团对健康产业的探索不止于此。董事长李国强表示:“我们将打造‘大食物观创新生态圈’,携手产业链各方力量,共同做大健康食品产业蛋糕,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