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地方债国际化进程加速:离岸发行获国际资本热捧

时间:2025-09-26 20:06:29 来源:商业观察杂志社 作者:商业观察杂志社



自2021年10月我国首单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在香港成功发行以来,地方债“走出去”战略持续深化,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据记者统计,截至2025年9月,广东、海南、深圳等地已累计在香港、澳门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125亿元,国际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涨,债券发行呈现常态化、规模化趋势。

多地密集发行,港澳成核心窗口

9月23日,“深圳财政”微信公众号披露,深圳市政府在香港成功发行2025年离岸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规模40亿元,期限涵盖2年、5年、10年,发行利率逐年下降。这是深圳连续第五年在香港簿记发行地方债,持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

除香港外,深圳于9月9日首次在澳门发行1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创下人民币债券在澳门发行订单倍数历史新高。广东、海南亦紧随其后:8月26日,广东省政府在澳门发行25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连续第五年落地澳门;9月12日,海南省50亿元离岸人民币地方债在香港完成簿记定价,涵盖3年、5年、10年期品种。

陕西巨丰投资资讯高级投资顾问朱华雷指出:“多地赴港澳发行离岸人民币地方债,有助于完善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促进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流通,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投资者认购踊跃,国际资本高度关注

从发行情况看,各地债券均获国际投资者追捧。深圳在香港发行的40亿元债券吸引全球多地账户下单,簿记定价峰值订单倍数达4.7倍;澳门首发的10亿元债券认购倍数达6.62倍,市场订单金额超发行规模50%。广东8月26日发行的25亿元债券获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地机构踊跃认购,投标倍数4.7倍;海南9月12日发行的50亿元债券峰值订单规模近230亿元,彰显国际资本市场对海南自贸港的信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分析称:“今年地方政府在港澳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市场热度显著提升,深圳澳门债券认购倍数达6.62倍,香港也达4.7倍,显示国际资本对此类债券的需求旺盛。”

募资投向多元化,绿色航天成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离岸人民币地方债的募资投向日益多元。深圳9月9日在澳门发行的10亿元债券为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的绿色债券,资金投向清洁交通等领域,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海南发行的50亿元债券中,包含3年期可持续发展债券25亿元、5年期蓝色债券15亿元、10年期航天主题债券10亿元,其中航天主题债券为中国地方政府首单,推动商业航天事业发展。

明明认为,离岸人民币地方债的资金投向已从传统民生、基建拓展至绿色、航天等重点领域,凸显政策导向与公共价值。深圳、海南、广东的行动表明,此类债券发行正呈现常态化、规模化趋势。

专家建议:拓展发行区域,丰富债券品类

展望未来,朱华雷建议地方政府结合产业特色推出科技创新主题债券等新品种,助力当地产业发展。明明则提出,地方政府可进一步拓展发行区域,探索在欧洲、东盟等国际市场落地,增强国际影响力;同时丰富债券品类,加强与国际规则和ESG标准对接,吸引全球长期资金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