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自强系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9月22日,在一周宏观策略谈上,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围绕三个宏观主线,对中国经济的最新趋势进行了深入研判。
邢自强维持对中国经济“前高后低”走势的判断,预计2025年经济将呈现这一特征。他指出,快的话9月底,慢的话10月底,中国将出台规模不到万亿的温和托底政策。然而,仅靠短期刺激难以打破通缩循环,关键在于“十五五”期间推进结构性改革。
针对结构性改革,邢自强提出了两大核心建议:一是由中央出资约3万亿元,在一二线城市收储150万套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房,以快速去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并强化社会保障体系;二是通过社保改革提升居民消费信心,到2030年将消费占GDP比重从当前不足40%提高到45%-48%。
此外,邢自强还对美联储降息进行了预测。他预计,这一轮从九月降息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累计会降息接近100个基点。然而,由于美国缺移民,进口价格上升,其通胀不会下降,甚至有可能不降反升,保持在3%左右的高位。这将导致美国的实际利率以及美国债券去掉通胀的实际收入在未来半年显著缩短,甚至低于其他很多国家。因此,美元贬值在所难免,美债也就相对缺乏吸引力,甚至可能出现较大的波动。
邢自强认为,如果中国能用好7-8万亿人民币,去实现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和社保改革的抓手,促进消费占GDP的比率上升到2030年的45%,那么有望在“十五五”期间引领全球基本面复苏。
投资报(liulishidian)整理精选了邢自强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两个行业机遇与三条宏观主线
邢自强指出,当前需要聚焦三个宏观主线和两个行业机遇。三个宏观主线包括:对秋天的改革和刺激的预期、美联储转向开始降息周期对全球资产价格的影响、以及中国“十五五”期间居民资产和财富的变化对资产价格和消费的影响。同时,他也关注到了微观上的两个亮点机遇:一是中国能源石化行业的反内卷对全球造成的投资机遇;二是中国创新药出海的趋势和机遇。
托底政策预计秋季出台,力度温和
邢自强透露,早在今年2、3月份,大摩宏观团队就预计2025年经济是前高后低,因此下半年需要额外出台一些托底政策。根据7、8月份的数据,快的话九月底,慢的话十月底,将出台补充性的支持托底政策,力度温和,不到万亿。然而,光靠一点托底的几千亿政策肯定是不够打破通缩的,要使得经济回到良性循环,还得靠更有力的改革。
“十五五”规划聚焦房地产、消费与新质生产力
邢自强表示,“十五五”规划将于明年上半年正式发布,聚焦三个方向:一是通过房地产行业企稳回升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二是提升全国统一大市场,促消费、促内需来破除内卷;三是继续推动新质生产力。他特别指出,房地产市场要实现企稳回升,现在还是道阻且长,可能需要通过中央的资产负债表来介入收储。
房地产扭转预期需出资收储转化为保障房
邢自强认为,房地产市场要实现企稳回升,可能需要中央出资收储未售出的商品房库存,改造成保障性住房。这样既可以缩小库存出清的历程,又可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他进行了详细的测算,认为在一二线城市,中央如果出3万亿人民币,就可以收储150万套商品房,将库存消化的时间水平回到常态,非常健康合理的水平,从而一举扭转市场预期。
投入夯实社保体系,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邢自强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和夯实是“十五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他建议将消费占经济的比率从今天的不到40%提升到45%左右,甚至到2030年有望上升到48%。这需要通过社保体系的投入和改革来降低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他进行了相关的测算,认为每年中央财政对社保基金的补贴需要提升占GDP的一个百分点,五年下来可能耗资3-4万亿人民币。这可以通过提高央企的分红比例和改变财政的支出结构来实现。
看空美元、美债,美联储预计将降息100个基点
邢自强指出,美联储这一轮从九月降息开始,一直持续到明年上半年,估计累计会降息接近100个基点。然而,由于美国缺移民和进口价格上升,其通胀不会下降,甚至有可能不降反升。这将导致美元贬值在所难免,美债也就相对缺乏吸引力。他看空美元和美债,认为美股可能继续受益于流动性旺盛和AI革命。
邢自强总结道,对中国来讲,未来五年动用接近7-8万亿人民币进行财政资源的结构转移,有望引领全球经济在“十五五”期间走出一个基本面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