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宣布开启全国门店降价模式,但这一举措却意外引发网友集体吐槽。从‘罗永浩套餐’降价65元到部分菜品20%降幅,这场价格调整为何未能赢得消费者认可?
据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西贝全国门店推出20%-40%的降价幅度,引发餐饮行业关注。但记者实地探访北京回龙观门店发现,实际降价力度与宣传存在差距。以罗永浩此前消费的13道菜品为例,仅7道菜品出现价格下调:
经核算,原价663元的‘罗永浩套餐’实际降价65元,降幅9.8%。这一数据与西贝宣传的20%-40%降幅形成鲜明对比,多数菜品仅下调几元。有消费者质疑:‘所谓的大降价,不过是把零头抹掉而已。’
此次价格调整被业内视为西贝对罗永浩吐槽事件的妥协。去年罗永浩曾公开质疑西贝定价过高,贾国龙当时回应称‘利润率不足5%’。如今主动降价,无异于间接承认此前定价策略存在问题,引发老顾客不满。
记者在午市时段探访发现,该门店上座率不足50%,而周边餐饮店已出现排队现象。这种冷清场景与西贝曾经的‘网红’地位形成强烈反差,折射出品牌信任危机的严重性。
在‘西贝降价’热搜话题下,1075名网友点赞‘不会再吃’的评论,而支持继续消费的仅63人。这种压倒性的负面反馈,暴露出西贝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崩塌。
为挽回客流,西贝此前推出100元无门槛代金券活动,却演变为消费者‘薅羊毛’现场:
这种短期促销手段非但未能培养忠实客户,反而加剧了品牌‘廉价感’的认知偏差。餐饮行业专家指出:‘价格战治标不治本,核心问题在于价值感知缺失。’
西贝此次危机堪称餐饮业公关失败典型,与海底捞危机处理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在‘后厨老鼠’‘撒尿事件’中通过透明化整改赢得谅解,而西贝的强硬回应和滞后调整,暴露出管理层对消费者心理的严重误判。
要扭转局面,西贝需在三方面发力:
当前餐饮市场竞争白热化,任何忽视消费者声音的品牌都将付出代价。西贝的困境警示从业者:价格调整需与价值重塑同步,否则再大的降价幅度也难换回市场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