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讨论阳光电源后,今日与投资者深入探讨宁德时代,结合多方数据形成此文。作为新能源领域两大巨头,宁德时代与阳光电源正展开激烈竞争,尤其在海外储能市场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今日A股市场,宁德时代盘中涨幅超5%,股价触及403元,总市值突破18200亿元,短暂超越贵州茅台。尽管午后有所回落,但港股表现更为强劲,收盘涨幅达5.14%,股价报532港元,较5月20日263港元的发行价实现翻倍。
港股特殊结构造就溢价现象:宁德时代港股仅占总股本3.4%,其中70%由前25大机构持有,50%被基石投资者锁定6个月。流通盘稀缺性导致价格攀升,叠加招股书描绘的储能蓝图,吸引内外资持续加仓。
面对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价格战,宁德时代选择差异化发展路径。数据中心储能领域预计2024-2030年出货量将从10GWh激增至300GWh,复合年增长率达76.3%。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规划2027年达1.8亿千瓦,较2024年翻倍,带动电芯价格从0.33元/Wh涨至0.45元/Wh。
政策层面,锂电行业产能管控措施初见成效,宁德时代国内市场份额趋于稳定。储能系统上半年中标量同比增长264%,企业订单排至2026年,为宁德时代提供稳定收入支撑。
在欧洲新能源车市场,宁德时代展现强劲竞争力。2024年市场份额35%,2025年前四个月已提升至44%,持续挤压LG、SK On等韩企空间。机构预测,若欧洲新能源车渗透率达28%,宁德时代有望获取48%市场份额,对应40-50GWh销量增量,相当于2024年总销量的13%。
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市场电池售价较国内翻倍,销量增长带来的收入增幅将更为显著。摩根士丹利上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10%,并明确表示宁德时代为全球最具投资价值的电池股。
资本市场持续加码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2595只基金持有A股5.93亿股,港股上市后更受青睐。但市场情绪波动加剧,投资者需警惕回调风险。按630GWh出货量预测,当前PE约25倍,处于合理区间;若赋予更高估值,则需依赖数据中心储能等未来业务支撑。
数据中心储能与电站储能形成差异化增长:前者预计2030年增长30倍,后者翻倍。AI技术长期发展将持续推动数据中心需求,为宁德时代打开想象空间。
附:A股核心资产研究汇总表持续更新上百家优质公司数据,供投资者参考决策。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