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昊星
每年9月25日是世界药师日,这一节日再次将公众目光聚焦于药师群体。与直接诊断疾病的医生不同,社会对药师的认知长期停留在“照处方发药”的刻板印象中。然而,随着医疗体系升级和患者需求多元化,药师尤其是临床药师的职能已发生根本性转变。
在电子处方普及前,医生手写的拉丁文、英文缩写病历对患者如同“天书”,而药师凭借专业知识成为解读医疗指令的关键角色。如今,药师的工作范畴已突破传统界限,形成三大核心职能:
北京市海淀医院药学部主任刘芳指出,现代医院药学已从“保障供应”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药师正从幕后药品管理者转变为直接参与临床决策的核心成员。
面对海量药物信息、复杂相互作用及个性化用药需求,药师工作充满挑战。AI技术的介入为药学服务带来革新:
多家医院已布局AI药师服务,如“平安好医生”推出“平安芯医”助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线线下AI数智人药师,患者扫码即可获取个性化用药建议。该系统覆盖14类疾病知识,实时分析药物相互作用,降低居家用药风险。
尽管AI效率显著,刘芳强调其本质是“高效助理”。在复杂临床场景中,AI缺乏临床思维与共情能力,难以理解患者情感需求,且数据偏差可能导致建议风险。真人药师在人文关怀、信任建立及高价值决策中的角色仍不可替代。
我国药师管理长期存在“双轨制”:医疗机构职称药师与流通领域执业药师在准入标准、执业范围上差异显著。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全国执业药师83.3万人,医疗机构药师仅2.8万人,职称药师更为稀缺。
政策层面正加速推动药师职业规范化:
多方呼吁加速立法,以保障合理用药与患者安全。随着AI技术与法律体系的双重推进,药师职业正迈向“人机协同”的新阶段。
来源:国是直通车
编辑:高琰瑭
责编:魏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