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2025年多地取消高速收费,城市基建红利新趋势

时间:2025-09-25 21:17:03 来源:智谷趋势 作者:智谷趋势


作者 | 布语

2025年,高速公路收费改革迎来关键节点。四川省交通运输厅近日发布通告,宣布自9月4日24时起成绵高速公路停止收费,9月17日24时起成都城北出口高速公路同步终止收费。这一举措被视为全国高速收费改革的'第一枪'。

事实上,近两年已有多个地区率先试点高速免费政策。2022年12月11日,湖北首条高速公路武黄高速停止收费;2023年9月8日,京平高速李天桥至京津界段实现免费通行;2024年3月23日,广州北环高速正式取消收费。这些案例引发公众对公共服务定价机制的深度思考:当水电燃气等费用持续上涨时,为何部分城市选择主动让利?


收费期限到期:1.5万公里政府还贷公路面临抉择

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期限最长不超过15年(中西部20年),经营性公路最长25年(中西部30年)。我国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1988年通车)已于2012年停止收费,标志着最早一批高速公路进入收费末期。据测算,到2025年底将有约1.5万公里政府还贷公路和0.5万公里经营性高速公路到期。

但现实操作中,真正到期即免费的案例屈指可数。西安绕城高速原定2020年到期,却以清偿新增债务为由延长至2023年,后又宣布延长至新条例实施日;2014年山东省政府统一延长15段高速公路收费年限。这种'延期收费'现象背后,折射出地方财政对高速收入的依赖。


贷款修路模式:万亿债务下的收费逻辑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普遍采用'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模式,单条高标准高速投资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2011年《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通知》明确,统贷统还的政府还贷公路应遵循'贷款还清即停止收费'原则。这种制度设计导致部分高速陷入'越收越贷、越贷越收'的循环。

更值得关注的是'改扩建续费'现象。京石高速2014年重建后获得22年新收费期,济青高速2019年改扩建后延长25年收费。这种通过物理改造重置收费年限的做法,虽符合现行规定,却引发公众对'新瓶装旧酒'的质疑。


免费背后的经济账:土地增值与营商环境博弈

与延期收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广州、深圳等城市主动推进高速免费。2024年3月23日,广州北环高速取消收费,实现环城高速全线免费。这条日均车流量超42万、最高突破52万的高速公路,免费后预计每年减少近10亿元收入。但作为广东省车流密度最高的高速之一,其免费带来的物流成本降低和城市形象提升难以估量。

深圳的'提前免费'模式更具前瞻性。2014年深圳以27亿元回购梅观高速收费权,2016年又斥资130亿元回购四条高速。当时测算显示,梅观高速未来可收30亿元,但消除道路分割后沿线土地增值空间达300亿元。这种'以小博大'的操作,不仅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更推动城市空间重构。

中山大学教授林江指出,高速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广州北环高速免费后,预计每年为物流企业节省数亿元成本,这种'舍小利谋大局'的思维,正在重塑城市竞争力。


基建红利转化:从收费经营到公共服务

高速是否按期免费,本质是检验城市基建投入能否转化为发展红利。继续收费虽能缓解短期财政压力,但损害城市信誉和吸引力;遵守约定虽减少直接收入,却能降低物流成本、促进经济循环。深圳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其政府信守承诺的作风正是重要竞争力。

在国家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高速公路从收费经营转向公共服务已成为趋势。2025年多地取消收费的实践表明,放弃'钱袋子'换取的口碑和长远发展机遇,正在重塑中国城市的竞争格局。


趋势研判:把握经济转型中的财富机遇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冲突加剧的背景下,如何守护财富成为重要课题。智谷趋势推出年度研判服务,每周解读宏观政策、经济动向、楼市趋势等关键领域,199元/年享48期深度分析。

12周年庆限时福利:现在订阅加赠《5节宏观分析框架课(音频)》和《下半年市场展望闭门分享》,仅限50个名额。扫码入圈,看清趋势本质,把握财富先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