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记者 马嘉 文/图)当六必居的“黑蒜冰淇淋”在社交媒体掀起热议,当王致和的“减盐腐乳”成为商超货架新宠,当白玉豆腐的自动化车间颠覆传统认知,当京华茶叶的茶空间飘满年轻人的笑声……这些承载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正以创新姿态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近日,中国商报记者实地探访首农食品集团旗下六必居、王致和、白玉豆腐、京华茶叶,见证这些传统品牌如何通过产品革新、场景再造与文化共鸣,实现从“老经典”到“新经典”的跨越。
六必居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甜酱包瓜”
始自1436年的六必居,近600年历史中首次推出“黑蒜冰淇淋”。这款墨黑色甜品并非猎奇,而是基于发酵技艺的战略转型——从佐餐调料延伸至味觉体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银喜演示“甜酱包瓜”制作时,将杏仁、核桃等八味果仁填入琥珀色瓜胚,强调“创新需扎根核心技艺,用反差感让年轻人重新认识百年工艺”。
350余年历史的王致和则聚焦健康升级,推出“全豆减盐腐乳”,盐含量较传统产品降低40%,同时保留膳食纤维。副总经理杨凯表示:“这既是响应低盐需求,也是对传统工艺的革新。”
小朋友品尝王致和产品
1950年成立的京华茶业,将旗舰店打造成集零售、体验与社交于一体的“茶空间”。营销总监郭炳桂介绍:“我们希望喝茶像喝咖啡一样时尚,通过茶艺表演降低年轻人接触门槛。”一位观众表示:“在这里学泡茶很解压,完全颠覆了我对‘老派’茶品牌的印象。”
1956年创立的白玉豆腐则以“硬核”科技重塑场景。其现代化基地实现“豆腐生产不用包布”“豆制品生产不出豆渣”的技术突破。党总支书记王嘉伟称:“我们通过观摩基地,将消费者认知从‘菜市场’迁移至‘现代家庭安全餐桌’。”
京华茶业“茶空间”
老字号还积极拥抱线上渠道。六必居已覆盖天猫、京东等主流平台,电商销售额3年翻3倍;京华茶业2024年开展3000余场直播,发布5000余条短视频,触达超7000万人,品牌曝光达6亿次。
王致和推出党参料酒、当归料酒等药食同源产品,将传统养生理念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杨凯表示:“这不仅是产品创新,更是将中华养生智慧融入日常饮食。”
白玉则推出“豆浆饮品+”系列,如三豆饮、五红豆浆,深受年轻人欢迎。王嘉伟直言:“大健康理念让传统豆浆焕发新活力。”
从腐乳味薯片到冷泡茶,从二八酱跨界产品到茉莉花茶新式茶饮,老字号用现代语言重构传统味道,让消费者在体验中认同品牌文化。
白玉食品自动化生产线
从六必居的味觉破圈到京华茶饮的场景再造,老字号的焕新之路虽各有特色,但核心均指向“主动拥抱年轻人”。它们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以平等姿态与用户“玩在一起”,通过文化共鸣建立品牌好感度。
首农食品集团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文化传承、产品创新和渠道变革,推动老字号成为代表北京形象、中国品质的世界级品牌。”
这场自我革新证明,老字号并非只能活在过去的荣光里。只要勇于跳出舒适区,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百年品牌同样能讲出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