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追觅俞浩:从智能清洁到无边界科技生态的狂想之路

时间:2025-10-08 18:01:09 来源:尺度商业 作者:尺度商业

文 | 刘振涛

当雷军以‘押上全部声誉’的决绝带领小米造车成功后,跨界造车热潮曾一度沉寂。然而2025年,一家智能硬件巨头以惊人之举打破平静——追觅科技8月官宣进军造车领域,首款车型直指布加迪威龙级别的超豪华纯电跑车,第二款SUV则对标全球最贵车型劳斯莱斯库里南。这场‘狂飙’式跨界,让业界不禁发问:追觅是不是疯了?

学霸创业:8年缔造200亿估值独角兽

1980年代,江苏南通‘电子科技’之风盛行,‘宝石花’收音机与‘桃花’电风扇风靡全国。生于此地的俞浩自幼展现科技天赋,12岁便独立设计出双控电路系统。2005年,这位南通少年以全国物理竞赛一等奖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开启其科技狂人的传奇之路。

2009年,俞浩在清华创办国内首个创客空间‘天空工场’,聚焦飞行器研发。这个最初只有几人的团队,竟凭借对未来科技的疯狂设想获得波音赞助。当国内无人机市场尚处空白时,他们硬是手工绘制数百张设计图、焊坏数十块电路板,最终造出中国最早的三旋翼、四旋翼无人机。

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面对戴森吸尘器在中国市场年销量暴增200%的冲击,俞浩突发奇想:能否用航天技术打造服务千家万户的科技产品?当时戴森的核心优势在于10万转高速数字马达,而国内产品转速仅2万转左右。这位航空航天高材生毅然决定啃下这块硬骨头,历经数百次失败后,终于在2017年研发出10万转数字马达,打破外企技术垄断。

同年,30岁的俞浩创立追觅科技。凭借这项突破性技术,追觅成功加入小米生态链,为小米智能清洁产品代工。借助小米的品牌影响力与供应链支持,追觅迅速崛起:2021年完成31亿元C轮融资,创下行业纪录;2024年扫地机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36.6%,排名全球第五;2025年上半年营收已超2024年全年,以205亿元估值登顶《2025年全球独角兽榜单》。

无边界扩张:构建‘人-车-家-太空-宇宙’生态

2025年成为俞浩的‘梦想兑现年’。这位科技狂人抛出惊人计划:3月进军大家电市场,9月发布会一口气推出30款新品;8月同时宣布造车与无人机战略,汽车板块推出追觅、星空两大品牌,首款超跑对标布加迪威龙,首款SUV直指劳斯莱斯库里南;9月更放言要推出5000+元价位高端手机,与华为、小米三分天下。甚至有传言称,追觅正布局航空航天赛道,欲打造顶级商务舱飞机。

这场疯狂跨界的底层逻辑,既源于小米生态的成功示范——雷军通过手机、家电、新能源汽车构建的智能设备生态体系,也出于清洁智能市场红海竞争的生存压力。据IDC数据,2024年追觅虽保持增长,但头部企业营收触顶风险已现,寻找新增长点迫在眉睫。

然而,追觅的跨界之路充满挑战。手机市场早已形成华为、小米、OPPO三足鼎立格局,高端市场更需多年品牌沉淀;造车领域虽拥有高速马达、AI算法、机器人传感控制三大技术积累,但110亿造车基金(首期30亿)面对动辄百亿的造车门槛仍显单薄。更关键的是,资本市场的期待与IPO压力如影随形——追觅需用更多‘故事’支撑高估值,而俞浩已规划从2026年底起推动旗下业务在全球交易所批量上市。

从南通乡镇的科技少年到清华学霸,从无人机先驱到智能清洁巨头,俞浩用8年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不可能’挑战能力。如今,这位科技狂人正以无边界扩张书写新的传奇。其生态野心能否成功?时间终将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