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潮宏基冲击港股:黄金能否成第二增长曲线?

时间:2025-09-18 09:12:12 来源:斑马消费 作者:斑马消费

斑马消费 陈碧婷

继老铺黄金在港股市场备受瞩目后,又一家以差异化策略著称的黄金珠宝公司——潮宏基,正全力冲击港股上市。

2025年9月12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潮宏基”)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若此次上市成功,潮宏基(002345.SZ)将荣膺中国黄金珠宝行业首家A+H股上市公司的桂冠。



1996年,廖木枝、廖创宾父子在广东汕头携手创立了潮宏基。彼时,国内黄金珠宝市场在港资品牌的引领下逐渐成型,老凤祥、老庙黄金等品牌已稳占市场一席之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后来者潮宏基选择了差异化的发展道路,以珠宝和K金为切入点,避开了与主流黄金、铂金品牌的直接竞争。

这一策略在金价低迷、黄金消费疲软的时期发挥了显著作用,使潮宏基等珠宝公司获得了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盈利能力。

2010年,潮宏基成功登陆深交所,成为“A股连锁珠宝第一股”。随后,廖木枝逐渐淡出管理层,70后的廖创宾正式接过掌舵大旗。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潮宏基凭借其稳定的业务和出色的盈利能力,在黄金珠宝行业中独树一帜。

截至2025年6月底,潮宏基及其系列珠宝品牌已在国内200多个城市开设了201家直营店和1337家加盟店,线下门店总数达到1542家。按2024年销售额计算,公司在中国内地众多珠宝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占率达1.4%。

然而,在周期性的黄金珠宝市场中,潮宏基的好景并不长。

自2022年以来,金价持续攀升,引发了黄金消费的热潮。2023年,中国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8.78%。但与此同时,市场购买力转向黄金,导致珠宝市场陷入低迷,钻石行情更是遭遇雪崩。

珠宝行业的顺周期彻底结束,一度风光无限的潮宏基也陷入了业务困境,曾经的“珠宝一哥”黯然失色。

面对市场变化,包括潮宏基、DR等在内的头部珠宝品牌不得不将业务重心转向黄金。

近年来,潮宏基在工艺提升、新品推出、广告代言等方面均以黄金为核心。其亮点在于将国潮、年轻化以及珠宝市场的设计理念与IP运作等元素融入相对传统的黄金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最近三年,潮宏基的珠宝产品销售增长停滞,收入分别为24.52亿元、29.55亿元、29.44亿元;而黄金产品销售则连年增长,2022年-2024年分别为14.24亿元、22.38亿元、29.16亿元。

按照这一趋势,2025年潮宏基旗下黄金产品的规模有望超越珠宝产品。对于曾经的“珠宝一哥”来说,这虽略显尴尬,但也是市场趋势使然。

那么,黄金能否成为潮宏基的第二增长曲线呢?

潮宏基旗下黄金产品的盈利能力与大多数普通金饰品牌相似,均处于较低水平。2022年-2024年,公司黄金产品毛利率仅为7.9%、7.6%、8.1%,而珠宝产品毛利率则分别为34.5%、29.9%、27.6%。

目前的情况是,黄金虽然能够带来增长和规模,但无法带来丰厚的盈利;公司的大部分利润仍然来自于传统的珠宝板块。

此外,黄金消费极易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当年金价低迷时,黄金消费疲软;前两年金价上涨时,黄金消费迅速升温;但如果金价继续大涨,黄金消费便进入博弈期。这种特点影响了绝大部分黄金品牌的业务稳定性,潮宏基2024年业绩腰斩也与此密切相关。

因此,早在2012年,潮宏基便收购了香港知名时尚手袋品牌FION菲安妮,试图针对同一消费人群,在黄金珠宝行业之外培育真正的第二增长曲线。

截至2025年6月底,菲安妮门店共计219家,其中包括86家直营店及133家加盟店。

然而,最近几年潮宏基旗下手袋业务的业绩并不尽如人意。最近三年收入分别为3.24亿元、3.71亿元、2.70亿元;今年上半年收入1.23亿元,继续同比下降17.43%。

A股上市公司赴港上市,除了获取另一条融资途径外,也大多是为了推进业务出海。潮宏基也不例外。

目前,潮宏基珠宝业务共有四家海外门店,包括1家马来西亚直营店、1家泰国加盟店和两家柬埔寨加盟店;菲安妮手袋业务219家门店中,有20家位于香港及新加坡。

能否在品类和行业之外,在中国市场外拓展出新的增长空间,把自己在珠宝、黄金和手袋市场的运营经验进行复制,或许才是潮宏基对抗行业周期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