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甲骨文AI云业务毛利率仅14%引忧,黄仁勋称长期利润可期

时间:2025-10-10 08:28:36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澎湃新闻


近期,全球云服务市场再起波澜,风头正劲的甲骨文(Oracle)因AI云业务毛利率低迷而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作为科技行业的领军企业,甲骨文此次暴露出的盈利问题,不仅让投资者捏了一把汗,也再次引发了业界对AI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的深度思考。

AI云业务毛利率仅14%,甲骨文遭遇盈利困境

当地时间10月7日,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披露的一份甲骨文内部文件显示,在截至今年8月31日的三个月中,甲骨文旗下与英伟达相关的AI云业务实现销售额9亿美元,但毛利润仅约1.25亿美元,毛利率低至14%。这一数字与甲骨文整体约70%的毛利率形成鲜明对比,也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据悉,甲骨文该部分业务主要通过向客户出租搭载英伟达芯片的AI服务器获利。然而,高昂的芯片采购成本,叠加为抢占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激进定价策略,导致其盈利空间被严重压缩。文件指出,在某些小批量出租英伟达新旧版本芯片的场景下,甲骨文甚至录得“相当大”的亏损。仅上一财季,公司就因出租英伟达Blackwell架构芯片而亏损近1亿美元。

客户集中度高,市场担忧AI基础设施竞赛可持续性

除了盈利问题,甲骨文AI云业务还面临客户集中度过高的风险。数据显示,包括OpenAI和英伟达在内的五位大客户,为甲骨文的AI云业务贡献了约80%的收入。这种“少数客户撑起半边天”的模式,无疑增加了业务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消息传出后,市场迅速作出反应。10月7日当天,甲骨文(NYSE:ORCL)股价盘中一度大跌7.1%,全日收跌2.52%,市值蒸发数十亿美元。不过,次日股价便反弹1.54%,收于每股288.63美元,总市值回升至8228.2亿美元。今年以来,甲骨文股价已累计上涨超70%,显示出市场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多云战略与政府合作并行,甲骨文积极布局AI和云基础设施

尽管短期盈利承压,但甲骨文并未放缓在AI和云基础设施领域的布局。公司正通过转租第三方数据中心,实施多云战略,与微软、亚马逊、谷歌等云服务巨头展开激烈竞争。同时,甲骨文还与美国政府保持着密切合作关系,参与了规模达5000亿美元的“星际之门”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

今年9月,甲骨文公布了截至8月31日的2026财年第一财季业绩。数据显示,公司的剩余履约义务(RPO,即客户已签约但尚未计入收入的合同)金额在本财季达到455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四倍。公司预计,RPO有望在未来几个月超过5000亿美元,显示出市场对其服务的强劲需求。

分析师观点分歧,长期毛利率或升至25%以上

对于甲骨文AI云业务的低毛利率,市场分析人士观点不一。美国投资研究公司Zacks发布的报告指出,这体现了AI基础设施产业的资本密集型本质。虽然甲骨文的多云战略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了动力,但从估值角度看,其未来12个月的预期市盈率达到了40倍,高于行业平均的34倍,似乎存在高估风险。

然而,也有分析师对甲骨文的未来表现持乐观态度。华尔街知名资管机构古根海姆的分析师指出,由于初期投入大、利润率低,甲骨文的AI云业务确实面临短期盈利压力。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预计其长期毛利率不会低于25%。

黄仁勋力挺甲骨文,称长期利润可期

基于相似的判断,英伟达CEO黄仁勋也对甲骨文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表示:“当你首次推出一项新技术时,起初很可能赚不到钱。但从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它将产生可观的利润。对于甲骨文来说,管理英伟达的系统并不容易,你必须构建基础设施、提供电力和冷却系统,然后还要运营这些系统。”

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英伟达最新的Blackwell/GB200 NVL72芯片才刚推出并准备上线,目前可供租赁的算力仍然有限。甲骨文相关业务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从Hopper架构向Blackwell架构过渡的初期成本较高。如果将利润的计算条件改为“少量新款+大量旧款”或“仅大量旧款”的英伟达芯片租赁业务,结果就会大不一样。

甲骨文换帅引关注,财务分析师日或揭晓盈利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末,甲骨文突然宣布管理层变动,提拔其云基础设施总裁克莱·马古伊尔克(Clay Magouyrk)和行业总裁迈克·西西里亚(Mike Sicilia)为联席CEO。连续担任了11年CEO的萨弗拉·卡兹(Safra Catz)则被任命为公司董事会副主席。这一人事调整,无疑为甲骨文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新的变数。

此外,甲骨文即将于10月16日举办财务分析师日,届时有望进一步介绍其提升AI云利润率的详细策略以及公司的长期盈利前景。市场普遍期待,甲骨文能够在此次活动上给出更多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