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打开手机站
随时逛,更方便!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纵横

中国加码稀土管制,开启全球技术博弈新篇章

时间:2025-10-11 03:15:46 来源:宋鸿兵 作者:宋鸿兵

当全球技术竞争进入深水区,中国终于主动亮出关键底牌——稀土管制。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技术攻防战,正因中国一系列精准反制措施迎来历史性转折。

长期以来,美国凭借技术封锁与长臂管辖构筑霸权壁垒。从'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华禁运到'瓦森纳协定'的联合围堵,从芯片断供到设备后门,华盛顿试图通过技术卡脖子迫使中国让步。然而,这种单边霸凌行径反而推动中国走上自主研发的艰难道路,如今攻守之势已然易位。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6项出口管制公告及1项不可靠实体清单,对稀土、锂电池、超硬材料等战略资源实施全球管控。根据新规,任何含0.1%中国稀土的永磁材料出口,均需获得中方许可;涉及芯片、AI等潜在军事用途的技术审批,必须逐案申报。这种'含中量'追溯体系,直接切断了美西方高端制造的原材料命脉。

这场技术反制堪称'丝滑连招':从稀土矿到加工设备,从锂电池正极材料到石墨负极技术,中国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管控网络。F-35战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等美军现役装备面临停产危机,特斯拉电动车、苹果电子产品等民用领域同样遭遇供应链断裂风险。这种精准打击,正是对美国'小院高墙'战略的完美回应。

追溯历史,美国技术霸权的衰落早有端倪。自20世纪70年代制造业空心化以来,美国工业占GDP比重从50%跌至30%,就业人口占比不足10%。里根政府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加速产业外流,奥巴马、特朗普、拜登三代总统的制造业振兴计划均收效甚微。反观中国,通过'三线建设'奠定工业基础,改革开放后完成世界工厂蜕变,如今更以《中国制造2025》实现技术反超。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全产业链优势的较量。当美国还在股市泡沫中沉醉时,中国已完成5G、高铁、新能源等领域的全面突破。2025年的出口管制新政,标志着中国从'被制裁者'向'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转换。这种转变不是偶然,而是数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

所谓'熬鹰'战略,正是通过持续施压消磨对手意志。当美国发现连芯片生产都要向中国申请许可时,其技术霸权已出现根本性裂痕。这种反制不仅限于商业领域,更涉及国防安全、能源转型等战略制高点。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任何技术优势都如建在沙滩上的城堡。

展望未来,这场技术博弈将呈现三大趋势:其一,中国将继续完善'技术管控'体系,在关键领域建立全球标准;其二,美西方将加速产业链重组,但制造业空心化的现实难以逆转;其三,全球技术格局将从单极霸权向多极竞争演变。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制造正从'世界工厂'向'创新策源地'华丽转身。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当美国用技术封锁试图复制'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功时,却意外催生了中国自主创新体系的成熟。今天的稀土管制,不仅是经济安全的保障,更是技术主权的宣示。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中国正以独特的智慧书写新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