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4367期
作者 |餐饮老板内参内参君
‘漂亮饭’余温未散,‘表演饭’已席卷全国
国庆期间,北京一家九月底新开的‘宴外宴’餐厅因沉浸式餐秀《红楼遗梦》爆火。雕花木门、侍女盈盈一礼,推开门的瞬间,都市喧嚣被隔绝在外,取而代之的是大观园般的古典意境。这场将舞剧艺术融入餐饮的体验,让食客从进门起便成为剧情的一部分。
与传统‘餐厅+表演’不同,《红楼遗梦》通过叙事体验打破舞台与观众席的界限。舞者身着古典服饰穿梭于布景中,以剧中人物身份迎宾引客,食客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被剧情牵引的参与者。菜品采用‘剧情位餐’形式,上菜节奏与剧情发展同步,人均约400元的价格因座位视觉效果差异而浮动,化妆、换装、摄影等服务需额外付费。
类似‘进宫吃饭’的沉浸式主题餐厅,今年已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热潮。四月份,内参君曾报道《吃漂亮饭的年轻人,又爱上了‘进宫吃饭’!》,彼时这类餐厅尚属新鲜,如今已演变为都市青年的‘精神修仙场’。北京‘宫宴’以‘汉文化美食剧场’为概念,在上海、杭州连开三家门店,预约需提前7天,甚至成为电视剧《梦华录》的餐饮文化顾问;上海‘叙宴’自去年5月首店开业后,迅速扩张至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今年5月开放加盟,将‘剧场餐饮’推向连锁化。
表演饭升级:从高端到日常,从景区到商场
当流量红利见顶,餐饮老板意识到,仅靠食物已难以吸引年轻人,表演、场景、互动成为新筹码。这股‘表演饭’热潮正不断迭代升级。
1. 进商场:沉浸式餐饮贴近生活场景
表演饭最初多位于景区,如今已进入商场。7月,全国首家开心麻花主题戏剧餐厅‘开心麻花·江湖饭局’在北京超级合生汇开业,人均不到100元,看剧票180元起。餐厅从门口开始‘演’,服务员化身店小二,中式复古风布景搭配大鼓、酒器,营造江湖客栈氛围。其特色沉浸式戏剧《偷心晚宴》古装升级版中,演员不仅在台上表演,还与观众互动,甚至邀请食客上台飙戏。菜品主打云贵川风味,如龙门椒盐大麻鱼、泡菜包浆豆腐等,食客可边吃热菜边看剧,体验感十足。
海底捞的‘夜店模式’也是表演饭的一种。三里屯海底捞夜间变身,DJ小哥穿着女仆装或黑背心打碟跳舞,‘欢迎大家来到海底捞’‘今天大家辛苦了’等口号引发年轻人追捧。‘海底捞夜宵’在小红书浏览量超1000万,抖音播放量超900万,上半年已在深圳、北京等城市布局近30家夜宵主题店。
2. 更沉浸:表演从‘背景板’到‘主角’
过去,餐饮中的表演多为背景音,如角落里的驻场歌手,食客吃饭,歌手弹唱,互不干扰。后来,连锁品牌如海底捞通过‘舞面条’‘科目三’等表演,让表演饭从‘背景板’变为‘主角’。如今,新型餐厅的灯光、音乐、布景、服务、剧情乃至上菜节奏,均围绕体验设计,食客从进门起便被纳入剧本,成为故事的一员。餐饮不再只是‘吃饭的地方’,更是‘体验的入口’。
3. 更多元:街边摊也能演戏
表演饭不再局限于高端餐厅。江西景德镇的‘鸡排哥’便是街头表演饭的代表。他嘴边挂着‘你可以拒绝我,但是请你不要拒绝美味’‘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等网梗,松弛、年轻化的口条让他被网友称为‘鸡排主理人’,吸引无数人专程光顾。这表明,表演饭无需剧本,只要能传递情绪、营造互动,街边摊也能成就‘餐饮小剧场’。
4. 更下沉:沉浸式餐饮走向平价
早期沉浸式餐秀餐厅人均八九百,如今价格加速下沉。北京网友吐槽‘餐费五六百,只有七道菜,加上妆造直奔一千’,而河南洛阳网友表示‘妆造隆重,十七八道菜,共168元’。价格下探让沉浸式餐饮受众更广,热度更持久。
情绪价值驱动:年轻人愿为体验买单
据《2024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国沉浸餐饮市场项目数量为117项,消费市场规模为10.82亿元,2019-2023年项目数量增长率达303.4%,市场规模增长率达266.8%。这背后是年轻人对情绪价值的追求。
9月5日发布的《2025 Z世代情绪消费报告》显示,近6成青年愿为情绪价值买单,56.3%的青年选择‘快乐消费,为情绪价值/兴趣买单’,较2024年增长16.2个百分点。价值共鸣、自我疗愈、仪式感和审美契合是青年最愿付费的情绪价值,其中37.6%愿为‘价值共鸣’买单,34.2%通过消费实现‘自我疗愈’,32.3%追求‘仪式感’,31.1%愿为‘颜值主义’买单,23.9%愿为‘品质与原创’付费。
‘表演饭’的走红正是这些情绪价值的具体体现。能提供共鸣、制造情绪起伏的餐饮体验,正成为行业新的‘高溢价带’。
预制菜‘统治’下的表演饭,为何遭年轻人避雷?
热潮之下,表演饭并非完美。部分餐厅只注重形式,忽略餐饮本质。舞台灯光、剧情互动热闹,但菜品质量差,‘连预制菜的水准都达不到’,‘甜品和小菜像摆拍道具’。妆造、服饰、道具等环节也常让人失望,‘服饰选择少,饰品质感差,化妆简单’。这些体验让本应引导情绪的环节变成‘扣分现场’。
表演可以是让食物‘会说话’的媒介,但无法代替食物本身。在表演饭时代,菜品和体验必须齐头并进,否则所谓的沉浸感只是空洞的噱头,易造成消费者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