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这位蔚来汽车的掌舵人,再次展现了他非凡的融资能力。每当资金紧张,他总能巧妙地找到新的投资,为蔚来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025年9月10日,若以支付宝收款计,蔚来账户或将迎来一笔71亿元的巨额到账,这无疑是李斌融资实力的又一力证。
回顾今年,蔚来已多次成功募资。3月,蔚来通过募资筹集了40.3亿港元;同时,安徽国资的增资和宁德时代的战略合作注资25亿元也相继到位。仅今年一年,蔚来吸金便已约达140亿元人民币。成立十余年来,蔚来累计融资金额更是超过了15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远超小鹏、理想等新势力车企,甚至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行业巨头相比也毫不逊色。
蔚来在融资公告中强调,此次融资得到了美国、英国、瑞士、挪威、亚洲等地知名长线投资机构的支持,这充分显示了海外资本市场对蔚来和李斌的信心。事实上,对李斌充满信心的远不止这些海外资本。他的朋友圈阵容强大,从马化腾、雷军、张磊、沈南鹏、刘强东等国内顶级资本大佬,到合肥市政府旗下的合肥建投,再到中东土豪,都是蔚来股东名单上的常客。
在找钱方面,李斌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能力,堪称造车界的融资高手。
回顾李斌的个人经历,他早年凭借“易车网”成功起家,并带领易车网成功上市。在共享单车大战中,李斌也曾作为摩拜单车的重要投资人参与其中。随着共享单车市场的落幕,李斌将更多精力转移到了造车上。在中国资本市场中,李斌的找钱能力无疑是最强的之一。
更为关键的是,在造车界融资遇冷的大环境下,高合、极越、哪吒等新势力车企纷纷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然而,李斌却总能给蔚来找到续命钱,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创立蔚来十余年来,李斌从未停止过找钱的脚步。即便蔚来已经上市7年,融资的频率也并未降低。一方面,外界对蔚来何时盈利充满质疑;另一方面,也被李斌强大的人脉所折服。
时间回到8年前的一个夜晚,43岁的李斌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2017年12月16日,蔚来首款量产车ES8上市发布会举行,蔚来蛰伏三年的成果得以充分展示。除了NIO ES8的产品性能外,外界还了解了蔚来的充换电业务和用户服务。彼时,台下坐着腾讯马化腾、小米雷军、高瓴张磊、京东刘强东夫妇、新东方俞敏洪、IDG熊晓鸽、理想汽车李想等大佬,他们都有同一个身份——蔚来汽车的投资人。
这样的豪华阵容并非李斌人脉圈的全部。更早之前,他透露蔚来汽车有56家投资机构,除了市场上主流投资机构外,还包括国开行、招商银行等重要金融机构。李斌甚至调侃说:“我一直的痛苦就是拒绝别人,少投点,想投1亿的能不能只投3千万……”
李斌拉投资的能力有多强?章泽天在发布会中接受采访时无意揭露:“他花了15分钟时间讲了蔚来汽车的想法,我老公花了10秒钟的时间说Yes。”就连雷军也在发布会现场回忆当年的投资经历:“互联网造车特别热,有好几百个团队在做,找到自己的团队就有20多个。后来听到互联网造车就头疼,几乎等同于骗子。”但最终,雷军还是决定做第一个投资蔚来的人。
可以说,李斌的朋友圈为后续的融资“攒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是投资人出身的李斌心里非常清楚如何能拿到融资、何时启动融资、怎样用信念打动投资者。被信任是赢得投资圈信赖的关键。
早在2000年李斌刚创立易车网不久便遭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危机。面对困境时年27岁的李斌选择让投资人先走,个人贷款回购所有股份,独自承担了400万元的债务。困难时期他甚至替人敲代码维持生计,那一整年他每天坐一小时公共汽车上班口袋里不超过10块钱。
2014年李斌决心造车并拿出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亿元)作为蔚来的启动资金。这笔真金白银的投入极大地向市场证明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雷军也在事后回忆了自己投资李斌的真实原因:“斌哥自掏腰包1.5亿美金创业是打动我的关键。”2019年蔚来因巨额亏损、股价暴跌、自燃事件等陷入危机不仅遇到极大的现金流危机还面临被美股摘牌退市的风险。在此期间大量投资人抛售离场市场上负面消息满天飞。原本蔚来与北京亦庄国投约定的100亿元投资款不了了之广汽、吉利、长城都被传出要低价竞购蔚来。当时李斌被称为“2019年最惨的男人”。
在长达一年的奔走下李斌终于等来了他的白衣骑士。2020年合肥市政府旗下战略投资者携70亿元投资奇迹般出现条件是蔚来中国总部落户合肥以及对未来的营收、上市等对赌协议。这笔钱被普遍认为是将蔚来“从ICU抢救了回来”。之后李斌多次发文感谢合肥和安徽他写道:“四年前安徽、合肥把蔚来从重症监护室抢救回来蔚来销量4年增长5倍持续引领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第二品牌乐道首款车型成功上市获得市场高度关注。蔚来已经从一颗小幼苗成长为能抵挡些风雨的小树。”
李斌曾否认过自己融资能力很强。2024年底他就在媒体沟通会中表示成立至今蔚来在全球共募集了189亿美金(约合1398亿元人民币)融资的资金绝大部分都进入了中国投入到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进程中。他更愿意将投资人的行为归结于看好中国市场以及蔚来本身的产品力。
无论李斌是否承认自己的融资能力总有天量资金进场救蔚来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有李斌这号关键人物按照蔚来的烧钱大法可能早已经跟高合、极越、哪吒面临相同的处境。
盘点蔚来的业绩表现单单研发投入导致的巨额亏损一直是蔚来被质疑的焦点。自2014年成立以来蔚来已经在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600亿元。2025年蔚来保持每个季度30亿左右的研发投入今年一季度研发投入为31.8亿元二季度的投入为30.1亿元。
产品能打、品牌出圈、服务出色……除了不盈利之外蔚来似乎没有特别大的短板。即便长期面临亏损的质疑蔚来从未在研发投入上动摇过无论是产品本身还是智驾水平始终保持在第一梯队。
今年7月1日李斌发微博称蔚来自研的全球首颗车规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流片成功是全球首个成功流片、量产上车的车规级高阶智能驾驶芯片且实现多车型同步切换与功能推送蔚来初步实现自研芯片的战略目标。
李斌表示神玑NX9031的性能相当于四颗英伟达Orin-X算力超1000TOPS超强算力与超高带宽能支持蔚来世界模型的持续升级。目前英伟达Orin-X是车规级算力芯片的主流产品排除掉产能限制神玑NX9031已经突破外资芯片的卡脖子技术。
李斌自己算过一笔账神玑NX9031量产后可降低单车硬件成本超1万元。以年交付20万辆来计算一年可以节省成本达20亿元。除了内部供应外神玑NX9031将正式向全行业开放合作。也就是说无论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还是科技公司只要在智能驾驶领域有需求都可以成为蔚来的客户。
目前主流的车规级芯片品牌被国外的英伟达、高通、安森美占据市场放眼国内能打的也仅有华为、地平线等公司。万亿蓝海市场挤进一家蔚来这也意味着资本市场要对蔚来进行重估。
抛开英伟达这种万亿规模市值的企业不谈即便是地平线这样的车企零部件供应商其港股市值仍然高达1400亿比蔚来千亿出头的港股市值还要高出将近三分之一。从市场对地平线的目标评级来看股价仍然有不小的上行空间。
更何况蔚来还有换电业务这项重资产。按照蔚来公布早期建设一个蔚来换电站的主体成本大约300万元现在是150万。蔚来宣布2025年7月19日蔚来换电站累计布局3405座日均服务60-70次是换电业务的盈亏平衡点。长三角等成熟市场站点日均服务量已达80次以上已经实现部分区域的盈利。未来随着更多销量的增长将进一步提升蔚来整体换电业务的盈利能力。
换电是蔚来与其他造车新势力拉出差距的核心壁垒。这种庞大的换电基础设施不仅换来了极高的用户忠诚度也能让蔚来进一步获得资本市场的重新定价。对于投资人来说投钱除了信任李斌及其团队的执行力外也认可蔚来的技术路径和品牌生态的长期价值愿意为此支付溢价并陪伴成长。
一直以来蔚来的融资节奏与规模始终是高频次、大额度服务于蔚来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宏大战略如技术研发、换电网络和用户体验。尽管执行过程中有波折但其战略方向清晰且一以贯之。
即便如此市场对蔚来的宽容仍然是有限度的李斌必须拿出诚意。
毫无争议现金流紧张是蔚来眼下无法回避的问题。今年上半年业绩财报显示蔚来已经面临短期偿债压力。现金储备272亿元低于短期应付贸易款与票据349.51亿元这意味着公司的现金无法完全覆盖短期应付的债务。
尤其是在整车业务和换电站还不能正向盈利的情况下蔚来的现金流无法回正仍然需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进来输血。可能钱烧的太多李斌自己也着急。光是今年内李斌在内部多次定调蔚来必须要在今年第四季度盈利要求每一份经营报表都要有人负责并直言“如果公司不盈利不能持续健康经营那我作为CEO是不称职的”。
事实上李斌口中的盈利并非指全年盈利而是指“四季度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单季实现盈利”。具体目标是蔚来第三季度交付量将首次突破9万辆大关月交付目标维持在5万辆全年毛利率冲击20%。只有达到这一目标蔚来才更容易在接下来的汽车大战中持续获得更多的资金注入。
根本的原因在于市场环境已经转变。中国汽车行业特别是造车新势力目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融资挑战。高合、哪吒、极越等车企都在面临融资难的困境账面负债普遍超百亿没有资金敢轻易进场接手。整个资本市场对车企的评估正在变得极度理性与挑剔。
为了获得壮大蔚来的资本李斌不得不通过稀释股权的行为拿到中东土豪的百亿资金。2023年李斌引进的阿布扎比CYVN Holdings通过其子公司投资蔚来22亿美元共获得蔚来20.1%的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在此次之前李斌是蔚来最大的个人股东占比9.3%。好在李斌通过同股不同权的股权架构依旧保持对于蔚来汽车的绝对掌控权。
资本市场是现实且残酷的。一旦增长故事无法持续业务数据下滑即使对于李斌而言融资也会极其困难。哪吒汽车用实际行动证明即便曾是新势力“销冠”一旦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境且现金流枯竭最终也会被资本抛弃。
目前来看蔚来通过技术投入、业务数据改善和清晰的盈利目标仍在努力维系并扩大着自己的想象空间。但蔚来未来的融资能力将完全取决于2025年第四季度能否实现盈利这个关键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