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贵金属市场成为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黄金价格一举突破4000美元大关,白银更是刷新了45年来的高点。然而,就在市场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时,贵金属市场却突然遭遇盘中跳水,令投资者直呼“高处不胜寒”。部分机构也开始对贵金属的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
金银期货剧烈震荡,市场情绪波动
10月14日,上期所的黄金、白银期货市场经历了剧烈的波动。早盘时,黄金、白银期货还呈现走高态势,但午后却遭遇大幅调整。黄金期货一度跳水3%,而白银期货的波动更是超过6%。尽管截至当日收盘,黄金期货主力AU2512合约收报938.98元/克,较前日结算价上涨2.7%;白银期货主力AG2512合约收报11533元/千克,涨幅为2.64%,两大品种均再创上市以来新高,但市场的剧烈波动仍让投资者心有余悸。
海外贵金属市场同样呈现出冲高震荡的走势。不过,在中国期货市场收盘后,外盘市场迅速收复失地,伦敦现货金重新回到4100美元上方,显示出全球贵金属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对于本轮贵金属的强势上涨,国信期货首席分析师顾冯达表示,这主要得益于特朗普政府上演的经典“TACO交易”大戏,以及白银市场爆发的流动性风暴。同时,费城联储新任主席保尔森支持年内再降息两次的表态,与中东停火协议的脆弱性格局形成共振,共同推动了贵金属市场的上涨。
美国机构:长期看好但短期谨慎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本轮贵金属行情,美国头部机构呈现了“长期看好但短期谨慎”的共识。美国银行将2026年黄金目标价上调至5000美元/盎司、白银看至65美元/盎司,认为白宫“非正统政策框架”将持续支撑金价。但同时,该行也警示白银市场错位可能加剧短期波动。高盛同样看好白银的中期表现,指出私人投资资金流入将推动其价格,但也强调需警惕流动性风险。渣打银行则指出,健康的短期回调反而有利于贵金属长期上涨趋势的延续。
白银上演历史级逼空,流动性趋紧成主因
最近,白银市场正在上演一场历史级逼空。伦敦现货库存较2019年锐减75%,伦敦白银现货租赁利率飙升。空头为履约不得不从纽约空运银条至伦敦,这一举动直接推动了银价的创新高。Wind数据显示,年内伦敦现货银涨幅接近80%,近期表现甚至比黄金更加亮眼。
兴业期货投资咨询部资深分析师魏莹表示,伦敦白银现货流动性趋紧是加速本轮贵金属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根据10月13日收盘数据计算,伦敦金银市场协会与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可流通库存降至1.60万吨,而CFTC未平仓白银合约约有2.58万吨,为可流通库存的1.61倍。这种流动性紧张导致持有白银期货空头头寸的交易商面临巨大的交割风险,不得不支付高昂成本获得白银现货。最新的伦敦白银1个月租赁利率已飙升至30%以上,逼仓行为短期放大了白银及黄金价格向上的弹性。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指出,从中长期来看,随着美联储降息吸引资金流入,白银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然而,短期内白银价格的波动性和下行风险会大于黄金,这反映了白银市场规模较小且流动性较差的特点。如果没有央行的支撑来稳定白银价格,即使只是暂时的回调也可能引发市场恐慌。
顾冯达也认为,在屡创新高之后,贵金属市场当前暗藏着波动性风险。尽管中长期看涨逻辑不变,但短期波动性风险显著加剧。他建议投资者可保持轻仓运作,把握价格回调的分批布局机会,严格风控,避免追高操作。
黄金避险仍被长期看好,但需警惕短期风险
尽管金价已涨至4000美元以上的历史高位,但其独特的避险价值仍被市场长期看好。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近期再次发声,称美国政府债务增长过快,投资者应该考虑在资产组合中配置15%的黄金。
日前,高盛将2026年底金价预测上调至4900美元,较此前的4300美元提高14%。该行预计,新兴市场央行可能会继续将其储备结构多元化、增持黄金。随着美联储在2026年年中降息100个基点,西方ETF持仓将增加,投机性仓位也将逐渐正常化,这对于黄金而言将带来相应提振。
景顺亚太区全球市场策略师赵耀庭指出,黄金价格已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历史性关口,成为2025年表现最佳的主要资产之一。然而,他也提醒投资者,鉴于黄金在历史上并未提供股票的实质回报潜力(或债券的下行保护),在配置时仍需谨慎控制配置规模。尽管如此,黄金作为对抗“美国风险”的无可替代的避险工具,预计各国央行将持续购买黄金。